潍坊齐鲁网5月27日讯(临朐台 冯彩霞)眼下正是桑葚大量上市的季节,在临朐城关街道冯家陡沟村,种植桑葚多年的冯山林就瞅准商机,搞起了桑葚采摘游。5月26日一大早,一群可爱的孩子们来到了桑葚采摘园,在老师的陪伴下进行采摘实践课,看着又大又鲜艳的桑葚,可是把老师和孩子们高兴坏了。
有种农村非常常见的野果,被称为“民间圣果”,是很多人儿时的美好回忆,成熟后,颜色接近黑色,入口甜美多汁,它就是桑葚,山东有位大哥反季节栽种1年挣60万,由原来的只有春季一两个月的采摘期,延长至现在的春秋两季共三个月左右的采摘期,果实最长能有20厘米,普通的也能达到15厘米,比起普通桑葚能长4-5倍,单果达20多克,各位网友你见过这种奇特的水果吗?
冬天农事渐少,但泊头市营子镇苟鲁道村村民王洪芮却一刻都不闲着。“我一天能摘100多斤鲜桑叶,地上的枯叶也有人收。卖桑叶的话,一亩地能到1000多块钱。”王洪芮笑着说。王洪芮正在采摘鲜桑叶。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代晴 摄古桑千年,缘起泊头,泊头市种植桑树的历史可追溯到先秦时代。
青未了|桑椹酸,桑椹甜。、 “南风送暖麦齐腰,桑畴椹正饶。翠珠三变画难描,累累珠满苞。”听村里上岁数的老人讲,村子周围这些沙土岗子大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天气干旱,冬天和春天刮大风时形成的,有时刮起风来,七八天不停,尘土飞扬,遮天蔽日,大风刮的人睁不开眼,离着几米远就看不清楚,据说村里曾经被大风刮丢过村民。
近日,位于天门城区北湖大道的知青农场乡村振兴特产馆正式营业,桑叶火烧馍、黄潭米粉等土特产不到半天就卖空了,知青农场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文强赶紧联系补货。31岁的杨文强是黄潭镇七屋岭村人,2013年考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次年应征入伍。
来源:光明网 近年来,全域旅游留住了游客的脚步,沉浸式体验成为传统景区升级、新兴景区繁荣的必备要素。如何融合农业、时尚、文化等多种因素,把“家乡特色”转化为“城市名片”,发展区域品牌已成为体现一个地区经济活力的重要象征。
来源:浙江在线 编者按:深入基层、问计于民。在全省上下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浙江在线特别推出“微调研·基层问计”专题报道,聚焦群众身边困难的解决路径,寻找来自基层一线的破题智慧,以鲜活故事展现来自实践的浙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