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最大的特点就是故意模糊年代信息,这是曹雪芹的狡猾笔法,读者整本书看下来只会觉得“无朝代年纪、地域邦国可考”,似乎读的云里雾里,但根据曹雪芹生存年代以及书中各种礼仪规矩、人物称呼,又可以明显看出背景年代似乎是清代,而在这种情况下,要考究林黛玉有没有裹脚,就成为了一个难题。
导读:千千玉足似月牙,小头鞋履窄衣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脚不仅是行动的部位,更有无数的文化蕴意,《易经》中的第五十一卦就是震,震为足也,一脚剁下去就会有震动,这是一种承受的力量,也是一种雷霆般的发怒,所以足也在一定程度代替了人的思想,赋予了情感的平和和冲动,慢慢就有了三寸金莲的审
大明王朝,景和丁亥年,三月二十七,林黛玉魂断潇湘馆!公元二零零七,丁亥年,三月二十七,晓旭病没兴隆寺!香魂二缕随风散,惊绪三更入梦遥。两世回元警幻处,离恨天外游灵归。黛玉恍恍惚惚地似踏云踩雾,魂魄竟颠颠微微飘至一处。见得柳梅垂落,花香漫溢,歌鸟云舞,碧水波澜!
古人议论女子之有才常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描龙绣凤,件件皆精,另一个就是琴棋书画,般般都会。前一个刺绣女红,是女子四德的本分之一—妇功,连皇后每年都要勤劝耕织,国内女子不会这个,其他的会的再多,仿佛是歪门邪道,刺绣做的好是心灵手巧的象征。
薛宝钗一呵就化,林黛玉一吹就倒。在大家的眼里,几乎没有一人不认为林黛玉不长得弱不禁风的。甚至,“林黛玉”三个字在民间还成了一句损人的话。人们总是喜欢对那些腼腆内向又弱不禁风的小姑娘说:“你怎么长得像林黛玉似的?”言外之意便是你怎么长得这般病怏怏的,像温床里的豆芽菜经不起阳光?
提到影视里的林黛玉,陈晓旭版绝对无法绕过。因为87版红楼梦秉承敬业精神,用心拍摄,被奉为四大名著的经典之作。陈晓旭作为女主角,自然也被观众深深铭记。随着后来版本的粗制滥造,87版愈发显得珍贵。而陈晓旭早早驾鹤西去,用凄美谱写了生命,更勾起回忆杀。
“宝黛婚姻”是所有红楼爱好者们都期盼成功的一桩姻缘,但是大家也都知道这没有成为现实,虽然《红楼梦》八十回后的原稿已经丢失,但通过作者曹雪芹在前文的伏笔以及创作的构思,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是悲剧是不可能避免的,木石前盟在现实中还是败给了金玉良缘,让人扼腕,让人叹息!
说到林黛玉性格,黛黑的第一印象是不是敏感小性,善妒忌,尖酸刻薄,整天哭哭啼啼?如果你只注意到这些,只能说明你对《红楼梦》的理解还处于小学生水平,而这种小学生水平的文章又会大量充斥网络,从而加深你的“印象”,蒙蔽你的双眼,看不到《红楼梦》的真正内涵。
互联网上弹出消息,说曾在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饰演林黛玉的陈晓旭出家了。心生好奇,便有查看,看见有人说,陈晓旭的出家是受了林黛玉的影响,并说:“自从演了林黛玉之后,她的性格就很像林黛玉,她会对佛法有兴趣也是因为《红楼梦》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