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7月14日电(记者刘洪明、聂毅)近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达孜区人民医院院内举行了一场义诊活动。通过一辆移动介入治疗手术车尾部的升降台,一名13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被平稳地送入车内,10多分钟后,手术圆满结束,站在车外等候的患儿家长也终于放了下悬着的心。
“您好!这里是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儿童心胸血管中心,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我的孩子叫XXX,想确定一下手术入院时间。”“请您不要着急,我们有专门的医生会为您对接相关事宜,请问您是否已经接到电话通知?
来自安徽芜湖的小玉玉(化名)出生在安徽芜湖市妇幼保健院。出生后八小时以内就出现了明显青紫和气急的症状。被当地医院诊断为复杂先心病,经上海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转运小组及时转运并做全面检查后确诊为: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
9月22日16:00~19:00,7名来自喀什的先心病患儿,在河南省胸科医院顺利完成微创介入封堵术。 “别担心,只是在大腿上开一个米粒大小的口子。”手术室外,看到其他家长有点紧张,努尔艾合买提轻声安抚道。
6日,上游新闻记者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获悉,近日,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多学科专家团队在西藏东部地区开展了当地首批儿童先心病介入手术,为两名当地的患儿带来新生。此次手术的两位藏族患儿此前在昌都市类乌齐县和察雅县分别筛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黄博)4月25日,记者从位于西安的西京医院了解到,全国首例十字交叉心、心房反位合并复杂先心病根治手术,在该院成功实施。据了解,该手术由西京医院顾春虎教授、韩跃虎副教授团队完成,历时8小时。两周后,患者顺利康复出院,预后良好。
记者 刁明杰今年38岁的王女士在体检中发现自己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近日,她感到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程度较之前明显加重,发作时间也明显延长,于是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发现,王女士左右心房之间多了个孔,诊断为房间隔缺损,该病随年龄增长症状会逐渐加重。
西部网讯(记者 马晴茹)“开放升主动脉。”随着这声指令下达,患者静止的心脏缓慢开始跳动,心率、血压逐渐恢复。近日,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团队成功实施了全国首例十字交叉心、心房反位合并复杂先心病根治手术,让患者重获“心”生。
摘要:近年来,依托于民族医疗器械企业的技术积累,越来越多的创新产品正在不断涌现,而在心脏介入领域,全降解封堵器以其优异的治疗效果,完美地诠释了先心病介入手术中“介入无植入,植入无残留”的先进治疗理念,为先心病治疗技术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帮助更多先心病患者实现心脏、心理上的“多重受益”。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4月25日,西京医院宣布:心血管外科顾春虎教授、韩跃虎副教授团队成功实施全国首例十字交叉心、心房反位合并复杂先心病根治手术。该例手术历时8小时为心脏严重畸形患者小金(化名)重建生命“通道”,结束了她12年的奔波就诊,也治愈了一家人的“心病”。
来源:【中安在线】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3月26日,在安医大一附院高新院区手术室内,一枚肺动脉介入瓣被医生精准定位释放在指定位置,术后没有返流和瓣周漏,安徽省首例经胸肺动脉介入瓣植入术历经1.5小时成功完成,让患者在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重获“心”生。
鲁网12月3日讯 在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每一次技术的创新都意味着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福音。近日,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外二科、儿内三科(儿心内科)、介入科、麻醉科与超声科紧密合作,成功完成了两例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微创介入手术。
6月28日,记者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获悉,近日该院儿童心脏中心为一位年仅5岁的法洛四联症患儿成功实施根治手术。值得一提的是,此例手术采用右心耳代替肺动脉瓣,在国内尚属首次尝试。“法洛四联症是最常见的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常伴有肺动脉瓣发育不良。
植入患者体内,修补心脏缺损,一年后被人体吸收,没有任何异物残留,全降解封堵器的出现,让先心病介入封堵手术迈入崭新时代。近日,郑女士3岁的女儿可可,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成功实施了全降解封堵器植入手术,顺利封堵心脏“漏洞”。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心脏内的瓣膜置换手术也有可能不用开胸、“开心”。5月7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完成了华南首例微创介入技术下的肺动脉瓣置换手术,为一名24岁女子缓解了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导致的胸痛、心悸问题。人工肺动脉瓣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