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喆 近日,“一批985毕业生主动选择延毕”冲上微博热搜,从前,“延毕”只是科目考试未通过、学分未修够、毕业论文未按时完成等原因导致,但现在,学生们“延毕”是为了以应届生身份找到更好的工作,有较好的环境去准备考研等,出于对未来的多方位考量而做出的选择。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12月21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黄京) 增加了“在外省高职专科就读的我省户籍学生且在我省应征入伍的退役大学生”享受免试专升本的规定;上年已参加专升本考试且可以正常毕业的学生,延期毕业后不得再以应届毕业生身份报考专升本;“湖湘工匠燎原计划”高校范围由去年
2023-05-09 09:27来源:中国青年报 链接已复制字体:小大出于不同的人生规划和考量,当下一些大学生选择延期毕业(以下简称“延毕”)。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3.1%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身边有选择延毕的同学。
从前,“延毕”的原因通常不是考试挂科、论文被毙,就是学分未修满等,是学生们被迫的选择。而近年来,为了保住应届生的身份或考研、考公、实习……一批批学生开始选择主动“延毕”。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了从985高校延毕的3位同学。了解“延毕”背后的心理究竟是什么?
据四川发布1月6日消息,四川拟针对招聘领域提出了较为重要的调整,明确要求,按照统一部署,取消应届高校毕业生身份认定限制,调整机关公招年龄上限;支持事业单位适当放宽招聘年龄条件;鼓励企业放宽用工年龄限制。
据澎湃新闻报道,又是一年毕业季,一名985硕士谈及为何主动选择延迟毕业时表示,就业压力增大,用人单位更看重“应届生”身份,延毕也是自己的无奈选择。大学生选择延毕,并非新鲜事。此前,中国青年报社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3.1%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身边有选择延毕的同学。
近日,山东、贵州、湖南、浙江等多个省份人社部门发文,调整应届生身份的认定标准,明确在省内事业单位招考中,不再审核其是否有工作经历和缴纳社保的情况。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一直是国家关注的民生大事。为保障这一群体就业,国家和地方公务员、国企及事业单位的岗位招聘不断向应届生倾斜。
澎湃新闻记者 吴怡 实习生 黄思哲 梁书函 贾铖提起延期毕业,以往大家容易把它跟“问题学生”“差生”联想到一起,被延毕的学生也羞于启齿,担心就业单位、老师同学异样的眼光。而今却有不少大学生主动申请延期毕业。
随着2024年秋季招聘的启动,多地优化应届毕业生认定标准,延长应届毕业生资格时限,不对毕业生是否有工作经历、缴纳社保作限制。专家指出,这可以促进高校毕业生以更积极的态度充分就业,让他们更灵活地规划自己的职业路径。
近段时间,据《工人日报》报道,随着2024年秋季招聘的启动,多地“官宣”优化应届毕业生认定标准,延长应届毕业生资格时限,不对毕业生是否有工作经历、缴纳社保作限制。例如,湖南省明确,“高校毕业生”为近3年内毕业、招聘过程中未落实编制内工作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