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春天,随着十万大山、六万大山等桂南地区和大小瑶山剿匪的胜利结束,广西剿匪进入决胜阶段。由于土匪散布面广,中共广西省委决定从1951年3月下旬开始,集结16个团的兵力进剿桂西北土匪,范围包括柳州北部、宜山专区和百色地区的股匪,以彻底消除匪患。
1950年广西恭城土匪暴乱纪事 民国全州风云人物蒋余荪27:土匪暴乱真吓人,释放蒋余荪成泡影 走进民国时两广财政厅长蒋伯文的故居之地,防匪佳地,风光真美 广西平乐县剿匪纪事 博白剿匪纪事:枪决匪师长曾仲荣 广西最后解放的一个县——隆林县剿匪纪事 桂北游击队的故事岁月留痕之16:我亲历的全州剿匪工作 广西永福县清剿土匪纪事 广西鹿寨剿匪纪事 广西三江剿匪纪事 广西防城剿匪纪事 广西贺州剿匪纪事。
对话从瑶山里走出的“特区兵王”:“国家强大稳定,小家才能幸福”| 我的湾区人生②“河对面隔着铁丝网就是香港。”指着对岸,蒋云忐细数起营区这些年的变化:坑坑洼洼的路面平整了,深圳河河水也清澈了很多。蒋云忐从湖南瑶山里走出,蒋云忐没想过自己会在深圳一待就是32年。
瑶族,在我国早期的历史文献中是这样记录的:“依山险为居,历政不宾服”《梁书·张缅传》。但是随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桂系的崛起,加速了对山地社会的控制,作为瑶族主要聚居区的广西大瑶山逐渐走进了国人的视野。
洞口县抗战“嗅枪队”雕塑。 本文图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朱远祥 图(除署名外)两名健壮的瑶族汉子,脚穿草鞋,一人手握柴刀,一人拿着一支长长的鸟铳。这是纪念民间抗日武装“嗅枪队”的雕塑,8月15日在湖南邵阳洞口县落成。鸟铳,是猎人对付野兽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