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和秋招,本质上都是为自己之后的路进行铺垫,大部分在大学毕业的时候,都会很迷茫,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每个学校其实在大三大四,甚至还有在大一进去的时候,就有做过职业规划,但又有多少同学是在认真地对待和思考这件事,浑浑噩噩的度过了自己的大学四年,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大学就结束了。
考研 VS 秋招:大学生的“生死时速”12月到次年5月,中国数百万大学生都在经历一场“精神马拉松”——备战研究生考试。然而,这场马拉松的终点线后,等待他们的不是鲜花掌声,而可能是另一场残酷的“求职淘汰赛”。学生要么全力备考放弃秋招,要么赌上未来边考研边投简历,最后很可能两头落空。
关于三方协议,每年的毕业生都会存在一些疑问。比如,签订协议的时候可能考研或者考公的结果未出,自己想签一份“保底”工作,但又害怕成绩出来后不参加工作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那么听律师来讲讲,签了“三方协议”,影响考研考公吗?
2025考研大战在即,有个问题必须提早提醒大四的同学们:保住应届生身份,否则可能悔不当初!每年考研竞争激烈,今年的报考人数高达388万,其中至少300万考生可能会无缘上岸。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只要你没有十足的把握,务必慎重对待应届生身份。很多人不重视这件事,等到错过了才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