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的民族主义者也因此而遭受重挫,看起来,似乎得到苏联政府支持的波兰共产党人获益最大,但他们和苏联人一样,从起义开始后不久,就一直遭受到严重的怀疑,起义军更是坚持一个看法,苏军顿足于维斯瓦河河畔,坐视波兰人被优势的德国人消灭。
波兰电影《浴血华沙》曾经引起国际舆论的热烈讨论。这部电影歌颂了华沙人英勇不屈的反抗精神,也对苏联军队在起义期间的不作为提出了指责。影片上映后,西方媒体借机炒作,借机攻击苏联和俄罗斯,这让许多不明真相的人都认为华沙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苏联。
那么如果没有诺曼底登陆,没有英美等国在西线的进攻,苏联会不会战胜德国?可以说,丘吉尔削弱苏联的企图完全落空了,美国总统罗斯福曾经在1944年说过:"假如苏德战场的进程照现在这样发展下去,那么可能到明年春天第二战场就没有必要开辟了。"罗斯福认为如果西方还不开辟第二战场,苏军不仅能打
华沙起义是英国及在英国的波兰流亡政府发起的,目的一是消灭德军,夺取华沙,二是先于苏军解放华沙,在苏军向德国推进的方向插入一个点,继而将波兰划入战后英国等势力范围,英国人在德国必败的形势下为战后冷战开始打基础,争地盘,在此情况,共产党领导的苏联与资本主义的西方自然各有各的考虑,与西方,战时是盟友,战后就是敌人了,所以苏联按兵不动。
苏联即便付出巨大代价,即便被踢出国联也一定要进攻芬兰的原因是其要保证北部边境安全,要保证未来一旦与德国开战,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不会立刻暴露在德军的炮火之下,显然,苏联人对于自己的边境安全有着一种深深的担忧,简单说,苏联人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