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开埠之后,大量外国人来到上海,海纳百川华洋杂处之下,许多外来语融入到上海话之中。所谓“洋泾浜”,原指带有地方口音的不纯正英语,而这些一度被人瞧不起的“洋泾浜”却在不知不觉之中进入了上海话之中,成为了上海话日常用语中的一分子。
白相与白相人 “白相”是一句经典的上海话。外地朋友只要学三句上海话,里面恐怕就会有一句是“白相”。 “白相”啥意思?当然是玩耍的意思了。 为啥“白相”是玩耍呢? 这就要从“白相”的“相”字说起了。 “相”就是看。
“先把粽子挂得高一点,让孩子跳起来用额头碰一下,意味着高中,然后我穿了旗袍,意味着旗开得胜,孩子的爸爸穿了蓝衣服,上海话谐音就是来噻,本来还想给孩子穿件耐克带钩子标识的T恤,结果没找到,所以给他穿了双耐克的运动鞋。
都说中文博大精深先不说我国天南地北的各种方言仅仅是阿拉上海这样一个城市就足足有7种不同地方的方言开句玩笑两个身份证310开头的上海人面对面碰到说着自己的方言或许都互相听不懂因为上海话属于吴语太湖片通常称为“上海闲话”而上海话主要有7种方言浦西话、浦东话、青浦话松江话、嘉定话、崇明
上海新流行语妖人:指奇特的人,时髦的人。粢饭糕:戏称又痴又烦又搞的女孩。月光美少女:称每个月把零用钱花光的女孩子。资深美女:对年龄较大的成熟女子的称呼。高维修女子:时尚的,对社会、自己要求均高的女子;也指注重外形,有自恋倾向的女人。本草纲目:戏称又笨又吵又戆又木的人。
上海话,是海派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生活在上海的人来说,无论你是土生土长的“老上海”,还是“新上海人”,能够“飙出”一口上海话总是让人刮目相看的!前两天从上海走出去的央视主播潘涛因为一段“散装上海话”的朗读火了虽然很多发音还不标准但被无数网友称赞“勇气可嘉”!
酒心巧克力满载儿时的回忆,电影《无名》同款拿坡仑现身评选现场,飞行棋子原是便携湿巾,智能跳绳竟能“沪语播报”……昨天,上海市消保委举行2023上海伴手礼优选轮评测,从214件申报产品中脱颖而出的63件进入“金榜”PK环节。
有那么一些上海话,你会说,但是不会写,写出来,你又不认识了。这些话会从阿爸姆妈的嘴里蹦出来,但在小青年的词库里,已经很少用到了。今朝小编给大家罗列了一些,看看这些上海话的来历,侬侪晓得伐?●“喊魂”大约50年前,江南乡间还有“喊魂”习俗。
今天这个“史上最全明星飙沪语合集”保证让你笑到脸~抽~筋~哈哈哈哈!1。“洋泾浜”组。“侬好,我是咦~曾~须~”说完自己都不好意思地笑翻了!哈哈哈哈。“情歌天后”梁静茹在演唱会上。用上海话祝大家“情人节快乐”
上海阿婆姚秀珍,80岁,身高不足1米4。姚秀珍祖上是嘉定人,世代撑船运货为生,上世纪50年代响应国家政策全家上岸。她进厂从学徒做起,一直到工厂倒闭自己退休,现在享受每月5000多元的退休金。她没读过书,却明白一些最质朴的道理;她操劳一辈子,希望余生可以不拖累家人地顺当走完。
最近上映的沪语电影《爱情神话》,用媒体的话说是“火出了圈”,许多根本不懂上海话的人也跑去电影院寻找自己印象里的上海,五原路,安福路,小洋楼,外滩十八号,这些极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勾勒出的熟悉的上海,又被全程沪语的交流氛围陌生化,从而产生了适度的审美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