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针,又叫回形针,发明于19世纪中叶,是由美国人瓦特·杭特在1849年发明,当时,这个发明的专利权是400美元。而现在使用的曲别针,一般认为是挪威数学家约翰·瓦勒发明的,发明时间是1899年。曾经在我国,还发生过一个关于别针的故事。我国曾召开过一次关于发明创造的会议。
宝姐曾经看过一本小说《艾利卡埃·瓦尔德之恋》,作者在书中说:胸针之于女性,象征大过于装饰,因为它是所有饰物中唯一不和女性身体发生接触的特例。胸针是一种别在衣服上的珠宝,普遍被认为是装饰性的别针,可以用做纯粹装饰,或兼有固定衣服的功能。
当时供销社叫合作社,是由全公社社员入股成立的,每年分红,有时分一包火柴,有时分一斤大粒原盐。我们儿时的回忆,那时候的售货员牛逼得很,看不起乡下人,你想买东西喊她拿起来多挑一下都不搭理你,爱买不买,不买喊你走人。
“曾经别裤脚、别校牌、别三道杠的别针,别扔掉!用它凹造型不要太时髦。”中学时期特别流行窄裤脚,越窄越好(哎哟我烧死你们这些蜘蛛脚!),为了使肥校裤变窄裤脚又不被训导主任抓到,机智如我们研究出一门黑科技:别针锁裤腿。那时候,裤子是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