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开埠之后,大量外国人来到上海,海纳百川华洋杂处之下,许多外来语融入到上海话之中。所谓“洋泾浜”,原指带有地方口音的不纯正英语,而这些一度被人瞧不起的“洋泾浜”却在不知不觉之中进入了上海话之中,成为了上海话日常用语中的一分子。
1.强门货:便宜货,german货▌2.阿三:印度人,i say...▌3.瘪三:乞丐,beg sir▌4.水门汀:水泥地,cementing▌5.斯必林锁:弹簧锁,spring▌6.肮三:下流卑鄙,on sale▌7.斯达特:启动装置,start▌8.阿飞:小流氓,fly▌9.
贬称99种 有辰光獃想想,上海话里真的褒义的不多,贬义的比比皆是。多少侪有点“嘲叽叽”。就拿对人的贬称来说,随便想想,就能想出好多。 说是对人的贬称,也不都是骂人话,有的只是“嘲叽叽”,有的甚至还是昵称呢。 不过,其中大多数都已经不流行了。
上海新流行语妖人:指奇特的人,时髦的人。粢饭糕:戏称又痴又烦又搞的女孩。月光美少女:称每个月把零用钱花光的女孩子。资深美女:对年龄较大的成熟女子的称呼。高维修女子:时尚的,对社会、自己要求均高的女子;也指注重外形,有自恋倾向的女人。本草纲目:戏称又笨又吵又戆又木的人。
上海小日脚说说上海人的“腔”与“调”上海闲话讲法,做人上品,叫做“有腔调”;做人不上品,叫做“像啥腔调”。不过,腔调腔调,腔归腔,调归调。腔是风度,调是规矩。现在全国人民终于体会到了,上海滩是最讲现代社会文明规矩的地方,其实,一百年来,阿拉老早习惯了。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机关青年发起“党旗下的青春”初心寻访活动,走访上海宣传思想文化战线20余名老党员、老干部、老专家,邀请老同志回忆初心故事,共同唱响“永远跟党走”的时代赞歌。
上海闲话就是老嗲额,伐信侬来读读看!2015-02-05微上海▌发嗲——发“Dear”。Dear,亲爱的,可爱的,引申为娇柔的,撒娇的,媚态万千的。▌殟塞——Worse,更糟的,更恶劣的,被引申为专门形容心情的难受和恶劣▌噱头——Shit,有欺骗的意思。
上海夜景 陈梦泽 摄上海闲话近来跟着热播剧也起了个“蓬头”。不过,现在如果要给“上海闲话”下个定义,不知是该定义为“上海人讲的闲话”?还是“在上海讲的闲话”?因为现在,交关上海人家的小囡不太会讲上海闲话;到马路上走走,听到的很多都是普通话或者“外来”地方话。
网飞在1月5日上线的《脏话史》是一部正经探讨、研究英语中几个著名脏话单词的节目。节目通过邀请文化专家、历史专家来研究这些单词的起源,节目主持人是大家熟悉的尼古拉斯·凯奇。海报关于脏话的探讨,上一次看到我还记得是在蔡康永所写的文章《脏话到底脏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