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祁东施一公院士(中)参加黄埔马拉松。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已经成了跑圈的“网红”。27日上午,据《南方日报》、《广视新闻》报道,53岁的施一公在黄埔马拉松参加了半马比赛,最终以1小时35分27秒完赛,年度收官之战刷新半马PB(个人最好成绩)。
简单的背心,胸口印有“西湖大学”,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在参加马拉松比赛时的常见装扮。今天早上临近8时,还是这身装扮,施一公现身2024临平半程马拉松起点附近,开始他又一场马拉松的赛前热身。这是杭州临平举办的首场马拉松赛事,也是杭州在龙年举行的首场马拉松赛事。
我记得北京大学前校长王恩哥在全校师生演讲中曾这样说:我鼓励你去两个地方,一个是操场,一个是图书馆。我想任何一个人将这两件事坚持下来,做任何事情都会做好,比如跑步这件事情,我觉得西湖大学校长、著名生物学家施一公教授就谈到了这其中的好处,看完他对跑步的理解,真的让人受益匪浅!
施一公在11月26日举行的上海马拉松赛上,以3小时42分53秒的成绩跑完了全程马拉松。其关注点有:56岁,中科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科学家、教育家等等;不过,就跑马之事,又多了一个人生标签:跑者,而且自称是:算一个资深跑者!
第2棒火炬手施一公,结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西湖大学校长。 火炬传递结束后,第2棒火炬手施一公接受了外籍媒体采访。 “I feel great!I feel fantastic! ” 施一公用两个关键词概括了自己的感受。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素萍 摄影 姚颖康 倪雁强9月20日,杭州亚运会火炬在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宁波、舟山、台州、温州、丽水、金华、衢州依次传递后,回到杭州,完成最后一站传递。一棒接一棒,2000余名火炬手让“薪火”在之江大地相传,而施一公也在其中。
羊城晚报 跑马能“冻龄”?从“小白”到全马怎么跑?人人都可马拉松?跑者、教练、医师大家谈随着12月1日上海马拉松、12月8日广州马拉松的相继举行,时间来到了年底马拉松旺季。是否人人都可马拉松?马拉松有无年龄上下限?
著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是今年广州马拉松的宣传大使,而他还有另一重身份,那就是广州马拉松的参赛跑者。北京时间12月13日,2020年广州马拉松赛正式开跑,53岁的“院士跑者”施一公以3小时34分56秒的成绩顺利完赛,这也是施一公的首场全马。
随着12月1日上海马拉松、12月8日广州马拉松的相继举行,各地马拉松比赛进入年底旺季。12月1日的周末被不少人戏称“半个广东省都在跑马”。是否人人都可马拉松?马拉松有无年龄上下限?从“小白”(即初跑者)到全马怎么跑?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如今快速进步的网络技术,让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走近了人们的视野,特别是最近几年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多科研工作者和科学家的事迹呈现在了网络之上,一些是有代表性的公众科研工作者通过视频等方式出现在了各大平台之上,拉进了公众与他们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