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剧中两人都是从团长开始的,那个时候的晋绥军也是地方武装,不算是校长的嫡系部队,毕竟校长还是更加倾向于中央军,楚云飞是一位上校团长,手上有一个加强团,五千多人,其中还有一个炮营,如此来看在晋绥军里也绝对是受重视的。
上篇写十位开国上将战功较好者,其中有一句话引起了小小的误会。笔者写道:“开国将帅哪个层级最以战功见长,且话题度最高呢?毫无疑问是57位开国上将。”有的朋友说,开国上将的战功怎么能见长呢,能比得过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吗?
看过电视剧《亮剑》的都知道,李云龙是个天王老子都不怕的人物,唯独对旅长打怵。私底下,李云龙可以发一通脾气,大骂别人不敢跟旅长吵架,但等到旅长吆喝一嗓子“李云龙”,李云龙马上服服帖帖,要么点头哈腰,要么跟霜打的茄子一样,那股横劲儿早被甩到九霄云外去了。
“赵刚,你少冲我瞪眼睛,老子在鄂豫皖打仗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那”,众所周知,这是李云龙第一次对别人说起他在鄂豫皖的经历,按照李云龙在剧中自己说的,他当时参加了黄麻暴动,黄麻暴动是在1927年11月,此时的老李才十多岁,黄麻暴动可是鄂豫皖的开始,随后参加黄麻暴动的工农革命军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后又改编为红军11军31师,而老李应该也在其中。
而彭老总在这个时候其实能力也不足,刘帅在搞教育,徐帅是小组长,帮忙难免落下口实,而其他的领导李云龙都有交情,只不过都不深,李云龙是红四方面军的,甚至长征还跟随林帅,解放战争时期先是和李先念的中原军区在一起,而后就是淮海战役跟着粟裕,这个时候没有人愿意冒险,更何况他的错误比较严重。
晋西北铁三角的风采,再过一二十年,还是会有人记得,只可惜电视剧演到李元龙、丁伟、孔捷授衔少将之后就结束了——如果读了小说原著,读者诸君肯定会后悔:李云龙和赵刚以自己的方式主动离开了人世,丁伟也神秘失踪了,李云龙和孔捷想尽办法也没找到这位老战友的踪迹。
一部《亮剑》,半部开国史。《亮剑》里面的小角落,藏着很多历史的细节。今天聊一聊晋西北铁三角的扯淡史。李云龙、丁伟、孔捷是四方面军的老战友,晋西北铁三角的名号在抗战时期很是响亮,三个人在作战中也是配合默契,没事还能聚在一起喝喝小酒。今天不说军事,就总结一下三个老战友聚齐都聊点啥。
一、经典人物:李云龙《亮剑》中的李云龙,堪称是经典人物之一。但同时,越经典就意味着越“反常”,因为不反常,就不足以构成经典流传的要素!如刘备屈尊三请诸葛亮,这才造就了经典的“三顾茅庐”。武松三拳两脚干死老虎,这才有了经典流传的“武松打虎” 。《亮剑》中的主角李云龙也是这种套路。
李云龙是一名百战名将,早年参加红军,是红四方面军的一员虎将,然后就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但是在淮海战役的时候,李云龙负了重伤,他就一直在养伤,后来按李云龙说的话,是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因为李云龙受了重伤,很长时间都在养伤,所以抗美援朝李云龙就没参加上,李云龙是个好战分子,哪有热闹哪到的主,抗美援朝这么热闹的事,李云龙没赶上,所以李云龙非常的郁闷,别看现在李云龙是个军长,但是有劲使不上,天天在办公室里搞沙盘演练,别说是他自己,就是他军部这帮参谋,都跟他玩的郁闷了,因为这个事李云龙的情绪非常激动。
解放战争时期,二野政委邓小平在定陶战役前夕问谁来打敌整3师主力20旅赵锡田部的头阵时,话音未落,王近山一拍桌子说:“一号、二号,我王近山今天立下军令状,不消灭赵锡田,我不回来见你们!我6纵坚决打,打得剩一个旅我当旅长,打得剩一个团我当团长,打得剩一个连我当连长,全纵队打光,我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