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看来,人体内主要有2股“气”,分别是阴气和阳气。按理来说,阴气不足,阳气就应该比较旺盛,偏偏有一种人,既有阴虚的症状,也有阳虚的表现,阴气和阳气都不足,身体也会因此出现很多的异常表现,不妨自查看看,你有没有?
阴阳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延伸用来描述自然界和人身体中两种对立但又相互依存的力量或状态。阴阳阴,你可想象成是人体水或液体的部分,代表静态、内敛、湿润、寒冷等特性;阳,则是火或气体的部分,代表动态、外扩、干燥、温暖等特性。1、阴虚阴虚,是指体内的阴液(如血液、津液等)不足了。
平常在门诊的时候,经常遇到患者说自己虚,但又不知道自己是哪里虚,想补都不知道从哪里补!阴虚就像是于体内的津液不足,舌头失去滋养,这时候内里就容易产生虚火,就可能会出现手干、手心热、烦躁、盗汗口渴、失眠等,这个时候调理就要以滋阴润燥为主了。
很多人平时确实身体很虚弱,但怎么补都看不到效果,其实就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到底属于哪种虚。阳虚多是由于体内阳气不足,不仅不能抵御病邪的侵袭,而且还不能温煦人体了,所以这时候就会经常生病,而且平时还会有怕冷,手脚冰凉,尿频尿急,腰膝冷痛,容易拉肚子等表现。
为什么说肾虚最可怕的,是阴阳两虚呢?在中医理论中有一个说法,叫做“久病及肾”,也就是说如果肾中出现阴阳同衰的情况时,往往已经是肾虚日久且严重了,甚至还可能牵连心肝脾肺,影响全身阴阳协调,因此肾虚最可怕的是阴阳两虚。
不少人都知道自己肾虚,只要出现腰腿酸痛、力不从心的情况就去积极的补肾,但会发现有的人稍微补补就见效,有的人怎么补都没用,甚至越来越虚。问题就在于根本没分清自己肾虚的证型,没有分清肾阴虚还是肾阳虚,没补到点子上不说,甚至有可能适得其反,今天就教个自测小妙招,一分钟即可分清是那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