锔瓷这一行当,在民间被称作锢炉匠。最初是为谋生而产生的一门手艺。最早在宋朝名画《清明上河图》里就可以看到街上锔瓷的场景。锔瓷行当经历了宋、元、明、清、民国,跨越了一千多年的历程。是“街挑子”之中的一员,是当时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锔补是我国独有的传承了上千年的民间手艺。传统锔补修复技艺最主要特征是锔匠使用最简单的工具,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破损瓷器的修复,而且修复后的瓷器滴水不漏可以继续长期使用。锔补是我国独有的修复瓷器的技艺,在历史上一直被外国人叹为观止。
中新网临沂7月25日电 题:山东锔瓷人:匠心锔补赋予残缺瓷器“新生命”作者 王采怡 刘艳 徐俐莉折边、塑形、錾刻……7月25日,走进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的锔心庐工作室,只见“庐主”谷海龙正在精心打磨壶承,一步步锔补残缺的瓷器。
9月15日晚,第二届湖南非遗博览会在郴州长卷历史文化街区启幕。此次博览会主题为“非遗画卷 美好相见”,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郴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共有约150个非遗项目、近1000名非遗传承人及演职人员参展参演,活动将从9月15日持续至17日。
走进位于成都市成华区的培波锔瓷艺术工作室,在台灯下,“锔瓷人”王培波正戴着眼镜,手里拿着金刚钻,用着0.8毫米的钻头专心致志地对手里的一个破损的碗进行打孔,随后截取铜片,用锉刀修钉脚,制成钉书针般的“锔子”,再用小钉锤轻轻敲打固定…
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14日讯 眼前正在做锔瓷修复的是九零后锔艺传承人王爱民,这个紫砂壶刚送来的时候已经破碎不堪,但王爱民却拿在手里不急不躁地端详着。锔艺传承人王爱民告诉闪电新闻记者,“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就是锔瓷手艺。锔瓷就好比订书机一样,把破碎的瓷器修补起来。
“磨剪子剪刀、修雨伞、换茶壶底嘞....”多年前街巷一隅总能有修理摊这样的吆喝声,承载着不少老济南人的回忆,现如今这样的小摊几乎难以寻觅。在济南市历下区青龙后街里,却藏着一家充满年代感、颇受欢迎的修理铺。
各位亲爱的网友,你能想象到,这些精美的茶几、烟灰缸和砚台是用石头做的吗?你能想象出,这些精美的堪称艺术品的茶几,出自一名普通的农村大爷之手吗?你能想象出,这些用烂石头做出的茶具,一件能卖到6000元的高价吗?可能你会怀疑,不会是吹牛皮吧?就这样的破石头,能卖到6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