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家安全形势和作战形态不断演变,世界各国的军方越来越多地将人工智能和半自主系统纳入军事行动,现代军事作战正朝着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同时,随着战争的社会属性增强,摧毁、扭转社会意志等成为新的军事策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 北京报道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性领域之一,脑机接口是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深度交叉融合的前沿技术,也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4月25日-29日举行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也将“脑机接口”作为重点议题。
经济参考报记者 杜康用意念控物,已迈出从科幻走向现实的坚实一步。近日,在国际脑机接口大会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毛颖透露,上海首例脑机接口产品临床试验植入手术的患者目前恢复过程顺利,已经可以通过气囊手套辅助,自己用杯子喝水。
《科创板日报》3月12日讯“当科幻照进现实,您准备好迎接‘赛博人生’了吗?”今日,国家医保局以上面这句话作为微信公众号推送标题,宣布了《神经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下称“指南”)的发布。据统计,指南将现行神经系统价格项目映射整合为82项,加收项24项,扩展项8项。
赵继宗制图:张芳曼脑机接口是一种技术系统,它建立了大脑与计算机或其他外部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通道,使个体无需经过传统的肌肉运动或神经系统,直接用大脑活动来控制外部设备或应用。近年来,脑机接口技术在生物医学、神经康复和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引起广泛关注。
3月11日,国家医保局编制印发《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其中专门为脑机接口新技术前瞻性单独立项,设立了“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侵入式脑机接口取出费”、“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等价格项目。
如果在当前科研项目中评选“最科幻技术”,脑机接口必然榜上有名。许多人对它的理解,还是从科幻电影里开始的。一根数据线将我们的大脑与网络相连,“意识”就可以操控外部设备实现“所想即所动”。不久前,这科幻的一幕真的成为现实。
解放日报 将极小电极植入人类大脑,利用电流让电脑和脑细胞互动,实现“人脑与机器交互”。瘫痪患者戴上气囊手套,竟然能拿水瓶喝水了。就在上个月,上海首例脑机接口产品临床试验植入手术引发广泛关注,这也是我国第三例脑机接口植入手术。
来源:经济日报实验员在天津大学脑控系统研发与集成应用实验室内给学生授课。 新华社记者 李 然摄近期,脑机接口产业受到广泛关注。多地围绕脑机接口发布政策举措,投融资案例不断增长,脑机接口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不过,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