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世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人形机器人处于这场技术革命的最前沿。在人工智能、材料科学和其他相关领域进步的推动下,人形机器人与多技术发展融合的曙光已经到来,它将以我们几十年前只能想象的方式重塑人类真实世界,在各个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目前也正处于“0-1”向“1”不断加速靠近阶段,国内外人形机器人企业百花齐放。
从去年年底以来,多地发布了关于机器人产业的培育政策,通过上下游联合攻关、资金支持等多种方式助力产业成长。未来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方向如何?有哪些关键点?“电子皮肤”是一项由相关机器人创新中心牵头、京津冀区域内院校联合研发的新技术。
(本文作者王鹏,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融合的产物,其概念起源于对人类自身行为和能力的模仿。早期相关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叶,随着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和控制理论等学科的发展,人形机器人的研究逐渐从理论探索走向实践应用。
本报记者 郭冀川近期京东商城上线了两款机器人产品,其中一款机器人曾在今年的央视春晚舞台上大放异彩,以一段生动活泼的扭秧歌表演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喜爱与关注。在京东的售货界面中,Unitree G1人形机器人的售价为9.9万元左右,预计45天可交货。
参考消息网6月11日报道据法新社6月7日报道,在上海举行的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开发者大会上,参观者和企业家的情绪有着迷、有困惑、有热情。机器人瞪大的眼睛、生涩的语调和脸上略显慌乱的表情提醒人们,此类技术还有待完善。但在中国,它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和政府的关注。
本报记者 李雯珊近日,国际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在最新发布的《The Humanoid 100:Mapping the Humanoid Robot Value Chain》(人形机器人100:绘制人形机器人价值链图谱)报告中,罗列了全球人形机器人百强股票名单,认为这些公司有望在人形
来源:环球时报 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最近明显提速。5月5日,特斯拉公布Optimus的最新进展:分拣电池、加速行走,甚至自行纠错。人形机器人,将是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的又一个颠覆性创新产品。
近年来,从基础零部件到整体系统的智能集成,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多个赛道正在粤港澳大湾区蓬勃发展。众多科技企业和科研院校聚集于此,形成强大创新合力,推动人形机器人向更智能、更灵活的方向迈进,并逐步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护理、教育科研等多个领域。
本报记者 郭冀川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爆发式增长,这一趋势在摩根士丹利近期发布的《TheHumanoid 100:Mapping the Humanoid Robot Value Chain》(人形机器人100:绘制人形机器人价值链图谱)研究报告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来源:海外网海外网2月19日电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中国近日正式启动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成为中国机器人发展的一项重大成就,这表明中国在人形机器人正在取得快速进展,也凸显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方面日益突出的地位。
据国际机器人协会预测,2021年至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71%。中国电子学会数据显示,到2030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8700亿元。8月21日至25日,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召开。27款人形机器人已在大会上集中亮相,创历届之最。
转载自:新华社在数据采集员操作手柄的指挥下,一排排机器人学习各种技能:端茶倒水,熨衣服,用吸尘器清扫地面,整理超市货架;在滨江步道,机器人迈开腿脚跑步,不仅稳当还能灵活避开行人;在医院诊室,外骨骼机器人帮助偏瘫的老人重新站立行走……未来已来。
总策划 | 任天阳总统筹 | 林海利策划执行 | 林洁 黄丽娜统筹执行 | 黎秋玲 丰西西 宋金峪 周巍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丰西西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曾育文 梁喻(除署名外)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及智能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形机器人行业正迎来其商业化量产的关键时期。据Wind数据显示,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自2025年1月以来涨幅显著,显示出市场对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强烈信心。业内人士指出,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量产的元年。
从2013年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首款人形机器人Atlas亮相,到今年春晚上宇树科技的机器人甩手绢走红,从特斯拉Optimus在工厂里笨拙地分拣电池、优必选Walker S1在比亚迪、吉利等汽车工厂里忙前忙后,精准抓取汽车线束,人形机器人产业通过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走到了商业化前夜的重要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