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韦英姿)8月28日至29日,2024中国生物制造大会在合肥举行。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主任、教授陈国强在大会期间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等媒体采访时表示,生物已经不是以前所谓的“天坑”专业,行业未来对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多。
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和渊在传统中学生物课基础上,增加了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中学本来没有的跨学科交叉融合课程,将生物学的进化论与人工智能算法结合在一起。和渊是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中生物教师、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师从著名科学家施一公、颜宁。
虽然她个子不高,但神情坚定、目光清澈,在典礼的最后,她获得了2020年“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奖”。这一年,白蕊年仅27岁,但她已经由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并且攻克了多个世界级难题,作为一名生物学家,她在同行中也早已小有名气。
对谈中,在回顾早年成长经历、人生的关键抉择外,施一公提到当前中国的科技教育正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尤其要注重基础科学领域“从0到1”的创新。此外,对于年轻人的专业选择、是否要留学、东西方大学差异等话题,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近年来,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一与人类生命现象及本质息息相关的学科,正帮助人类破解越来越多的“生物密码”。与此同时,人才流动成为推动这一领域研究进步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多的杰出科学家纷纷选择回国投身科研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