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子生活的年代,还有一位非常牛的学术大咖,他知识渊博,文笔了得,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体系,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这个人就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唐朝皇帝把他追认为李姓始祖,于是他就成了李家的老祖先,老子比孔子大20岁左右,也就是说,老子成名的时候,孔子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后生。
在悠久而璀璨的中华文明史当中,有这样一种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高光时刻——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两个伟大人物,在某个时间点相遇,两人的交流碰撞出极为耀眼的火花,为中华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种相遇在历史当中并不多见,但每一次都让人神往不已。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也有种说法字伯阳,生于公元前571年,是正史中记录的李姓第一人,也因此在唐朝被官方追认为李姓始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被后世封为太上老君,也称道圣、道祖,曾经做过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
一直以来老子的大智慧,孔子早有耳闻。虽说当时的孔子早已闻名天下,但孔子仍觉得自己的学问和思想还差得很远,一心想要问道于老子,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得到老子亲自指点。孔子问道于老子:见老子像“枯木”般静止不动,便问其由,终而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