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当下,建设乡村记忆馆成为不少村庄振兴文化的发力点。那么,如何把乡愁原汁原味地呈现给群众?寿光市化龙镇信家桥村在打造乡村记忆馆上费了不少心思,不但收集大量老物件,而且场馆也保持了20世纪80年代的建筑风格。
来源:【甘肃广电-视听甘肃】徜徉山间花海,穿梭蔬菜基地,品尝农家美食,领略特色风情,让人流连忘返,乐不可支。时下,走进华亭市砚峡乡东沟小渔村,只见一排排白墙黛瓦的房屋掩映在绿树之间,一幅幅独具匠心的彩绘墙画镶嵌于村落周边。
3月,漫步于忻州原平市平安西大街,一幢寻常的临街小院静立街旁,看似平淡无奇。然而,一旦踏入其中,仿佛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了一个充满古韵与乡愁的世界。小院的主人叫王吉怀,今年65岁,原平市西镇乡南阳村人,街坊们称他为“文化守护者”。
小鱼儿夫妇在城市有车有房,这是很多从乡村奔赴城市的人的梦想。明明在城里混得不错的他们,为啥要回到老家去改造荒废十年的老房子呢?6月21日21:30,看《乡约》,关注主持人肖东坡,看短视频中留得住的乡愁。
图为王吉怀在整理藏品从外面看,坐落在原平市平安西大街上的这处民宅,极其寻常。但走进去一瞧,却别有一番情趣。仿佛让人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了一个充满古韵与乡愁的别样园地。小宅的主人叫王吉怀,原平西镇乡南阳村人,今年65岁,街坊四邻叫他“老古董”。
水彩画《南国佳果》。吴树龙 作陆 悦月是故乡明,水是故乡甜。人上了年纪,思乡之情愈切。今年“五一”,我没像往年选择外出旅行,而是直接回老家待了几天。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对门前庭院里的花木培土施肥,盼它们早日茁壮成长,草木深深。
【中华古迹巡览】光明日报记者 李 宏 张国圣 光明日报通讯员 袁启芳夏日的阳光洒向巴渝大地,重庆巴南区天星寺镇天井坪山云雾缭绕,走过一畦畦长势喜人的禾苗庄稼,一座四合大院“别花山房”让人眼前一亮。这座在清代“廖家大院”基础上修缮保护的老院子,成了一处独特的民宿。
新华社长沙11月27日电题:老屋里寻乡愁新华社记者余春生金灿灿的柚子挂满枝头、精致的多肉植物株株争奇、一只橘猫在暖阳下酣睡……初冬时节,敲开尹萍、尹玲姐妹俩所住房屋的木门,一方生机勃勃的小院映入眼帘。四年多前,这里还是一处年久失修、日渐破败的老屋。
2023年度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名单出炉啦~嘉定区马陆镇戬浜村、大宏村,徐行镇钱桥村、小庙村,以及华亭镇塔桥村、嘉定工业区娄东村榜上有名。今天,跟着小嘉一起走进有“诗和远方”,也留得住乡愁的戬浜村。戬浜村地处嘉定区马陆镇东部区域,是嘉定规划的保留保护行政村之一。区域面积2.
前年,我们在老公的老家建了个简单的房子,本来是打算让他母亲过去养老的,结果房子刚盖好,老人就去世了。老人去世后,老人原来住的房子,就被他弟弟锁上,老公就永远也进不去了,等于也就丧家啦。好在,我们有了自己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