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职18号公寓楼管理处助理。】咚——咚——咚——林深眼神木然地盯着面前的地板,脑袋一下又一下轻轻敲在挂着“管理处”牌子的门框上。这种轻微的撞击是他面对压力时下意识的动作,他的心情现在糟糕极了,不,不如说是糟糕透顶。
x博士按:好几日没更新了,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了。好了,先收起春节晚会腔,说点严肃的。本期的故事请来我非常喜欢的恐惧鸟来讲。恐惧鸟,香港人,犯罪心理学高材生,是资深的恐怖事件研究者、都市传说挖掘者。过几天我会和他一起详细讲讲暗网。
阿兰·科班的书往往有个迷人的标题,比如《大地的钟声》、《情绪史》、《无知史》之类,但无论是钟声、情绪、无知还是这本的主题——风,都是无形、抽象乃至飘渺的,研究和书写都需要相当的资料工夫和技巧,科班可以以年鉴派历史学家费弗尔、布洛赫、布罗代尔、勒戈夫为榜样,也可以像另一位精妙的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那样,对事物做现象学的沉思。
清朝年间,江南华亭人(今上海)黄之隽写过一则《虎媪传》,一对姐弟受母亲委托带着吃食去探望外婆,在林中迷路后遇到一位假扮外婆的老妇人,便跟随老妇人去往家里。夜里,姐姐发现弟弟被老妇人吃掉,施计逃到屋外的树上,最后被路过的樵夫搭救。
比如近年来就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引进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贝特尔海姆的经典之作《童话的魅力:童话的心理意义与价值》、99读书人引进的《格林童话初版全集:全注解本》,以及乐府文化引进的《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作者是俄罗斯民俗学家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普罗普,他雄心勃勃地想要对民间故事中反复出现的某些特征进行总结和归类。
2022年已经过去。这一年有哪些我们认为的好书?澎湃新闻思想新闻中心的编辑们提名了以下这56种书。(一年出版的好书太多,个人的阅读量也有限,所以提名难免挂一漏万。)本次初选,共12人参与,每人推荐5本,除去重复的,我们整理出了这份长名单。
童话故事的内容并不取决于创作者的一时兴致或突发奇想,而是由永恒有效的思考过程来决定,反映了稳定不变的人类心灵结构,其中“名门幻想”即被看做那些心理现实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嘘!格林童话,门后的秘密: 写给大人看的书》 玛丽亚·塔塔尔 著, 吕宇珺 译 ,守望者|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