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们说道,《易经》做为先秦思想的“元思想”,它给诸子百家的思想提供了基本范式——阴阳辩证思想。这一思想性的向外发动在易学中被称为:“义理”,而《易经》将阴阳概念符号化、数理化,这在易学中被称为“象数”!故古人将易象、易数、易义、易理称为“易之四德”。
作者:吴晓东(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目前我们知晓的中国最早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大致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甲骨文的得名,源于文字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之上。殷人之所以在甲骨上写字,是因为当时的巫师用甲骨来占卜,并需要在甲骨上用文字记录下占卜的情况。
中华文明历经数千载而绵延不绝,体现出生生不息的特质。“生生”是理解悠久中华文明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反映独特时代风貌的哲学概念。2024年5月15日下午,在华东师范大学冯契学术成就陈列室开展了围绕“生生”的主题学术沙龙。该沙龙也是第23届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系列活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