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香阿婆一边摘秧藤一边和记者拉家常 摄影:黎萌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黎萌 )照片上的这位阿婆叫黄丽香,今年58岁,家住厦门海沧区东孚镇寨后村西山社,她现在每月可以领到1100多元的养老金,此外还享有小病不出村、大病百分之百报销的医保。
12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社会保障绿皮书: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社保绿皮书”),该书以社会保障与共同富裕为主题,由1个总报告、4个分报告、7个专题报告组成,对社会保障与共同富裕的若干重点难点
为什么要有社保?社保就是我们老了、病了、没工作了、工伤了、生孩子了的情况下,可以从国家领钱花而得到生活保障。社保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国社保的起源我国的社保体制,最早要追溯到195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这部条例的颁布为当时的劳动保险制度提供了具体的法律依据。
【十三五规划建议】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完善筹资机制,明确政府、企业、个人责任,形成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完善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
北京晨报讯(记者 陈琳)昨天,人社部官网发布消息称,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出席当地时间11月18日在巴拿马召开的世界社会保障峰会时提出,中国目前医疗保险已实现全覆盖,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将剩下的1亿多人纳入基本养老保险。
根据人社部统一部署,10月21日至10月27日,2023年“社保服务进万家”专题活动在全国同步开展。今年的主题是“全民参保,共享美好”。上海市社保中心积极筹划、精心组织,围绕上海社保经办服务品牌“民申社”,形成三大板块7项专题活动,将政策送到心上,将服务送到手中。
今年以来,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持续全力推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逐步形成了覆盖面广、统筹层次高、保障适度的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织就坚实细密的民生兜底网,让更多人民群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10月21日,由省人社厅主办的河北省2023年“社保服务进万家”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石家庄市举行。全省各市、县(区)设分会场同步开展。活动以宣传贯彻《社会保险经办条例》为契机,以“全民参保 共享美好”为主题,持续至10月27日。
【编者按】今年是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经济特区勇扛历史责任,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创造了不凡的业绩。汕头经济特区,是经济特区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