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时期的卫国,最先以“孙”作为姓氏的是武仲乙,即姬乙,姬耳之子,应当是在公元前751年出生。在公元前719年,州吁弑君篡位时,为表示对其不满,愤然改称自己为“孙乙”,中华孙姓由此确立。他的的儿子名叫孙炎,就是《左传》里记载的比较多的孙昭子。
孙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据史书记载,主要源自姬姓、芈姓及改姓等,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春秋时期卫国的孙乙是姬姓孙氏的得姓始祖,截至2012年,孙姓在中国姓氏按人口排序中,名义排行第12位,名义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5%。
原标题:文化周刊丨探花故里高林村■ 海南日报记者 李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海南历史上唯一探花张岳崧故里、拥有百年民居古建筑群……作为张颂文新剧《猎冰》取景地之一,定安县龙湖镇高林村的简介中,几个关键词就点出一座古村的独特之处。
姜宸英(1628-1699)明末清初书法家、史学家。字西溟,号湛园,又号苇间,慈溪(现浙江慈溪)人。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探花,授编修,时年已七十,两年后即卒。姜宸英初以布衣荐修明史,与朱彝尊、严绳孙称“江南三布衣”。工书善画。山水笔墨遒劲,气味幽雅。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用于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始于隋朝,成熟于唐朝,延续至清朝末年,历时约1300年。科举制度的实施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乡试:在各省省城举行,通常每三年一次,参加者为当地的秀才,考试内容主要围绕四书五经。
翁族家门三承,衣冠蝉朕。承赞少年砺志好学,唐昭宗乾宁三年,榜登进土,选探花使,次又中博学宏词科,授弘文馆学士,加门下待郎,官谏议大夫,闽王审知拜同平章事,擢居相位,直言敢谏,名闻朝野,赐所居乡曰:文秀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