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村并镇”顾名思义,就是把几个村庄集合到一起居住,乡镇也要合并,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农民统一化管理,以及农村社区化管理的居住模式。在这里,有必要谈谈农村住房的不容易,生活在农村,居住的房屋,并不是频繁地拆了盖,盖了拆,而是几代人才有可能盖一口屋,或者是翻盖一口屋。
有些人用前30年农业税收比例逐年下降,来证明农民贡献并不大,甚至提出到底是谁养活谁这样的荒谬观点。2006年国家政策调整,取消农业税的时候,明确提出“农民为工业化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并且政策倾斜建设新农村反哺农村,国家层面都确认的事实,却被一部分人无视甚至混淆视听。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在国家建设和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承受了巨大的牺牲。一、建国初期:农业支持工业,农民为工业化提供原始积累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面临一穷二白的局面,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院长张翼提出了一项引发广泛共鸣的建议:将农民历史上缴纳公粮、农业税的年限视同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并计划到2035年将农民基础养老金提高至每月600元以上,切实改善60岁以上农村老人的养老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