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京12月13日电 (记者 申冉)12月13日是第七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下午3时,中日两国僧侣和信众首次分处中国南京和日本京都两地,同步举办“世界和平法会”,“云上”共同祭奠、超度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新华社日本名古屋12月13日电 通讯:“我要永远追求和平”——日本僧人大东仁不懈收集侵华日军史料的故事新华社记者冯武勇 郭丹 李光正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中日两位长期致力于收集和保存侵华日军史料的人士时隔3年再次在“云端”重逢。
日本战国时代,为了在正面战场获得优势,不单单是大名之间军事实力的综合较量,情报战和谍战的开展往往在大战一触即发之前就已经吹响了“号角”,在这看不见的硝烟背后的危险往往是常人所无法估量的,而这也是乱世之生存法则。
南怀瑾的著作《人生的起点和终站》中有这么一段,说抗战进行了五六年的时候,发现日本人在搞迷信,不停地修降伏法,国民政府这边自然也不甘示弱,要举办“护国息灾法会”,通过举办这么一个大型的法事,来“保护自己国家,把日本的法力打回去”。
做人做“鬼”,都属于某个寺庙的。日本墓地寺庙之于日本人,就是如此重要。人们不但每年要给寺庙钱,租赁他们的墓地,而且逢年过节,还要给他们的和尚发红包。而这些寺庙呢,从幕府时,就交给私人经营了,几百年来,一直是家族世袭,而且国家不收税,这些钱,都合法地落入和尚的腰包里了。就是日本和尚
必须是在开国大典上登上天安门城楼的唯一僧人巨赞大师,此人破除佛家不能杀生的戒律,在日军肆意在桂林烧杀劫掠之时,组织了僧侣道士上了战场,巨赞法师勇猛无比,手刃了130多个鬼子,彻底打破了佛界远离尘世的规矩。
我国的少林武僧很出名,其实在其他一些又习武传统的寺庙,也是又护寺的武僧的。在抗击外族入侵或者暴政时,我国武僧也有参加武装战斗的。但是,这些都小群体的行为。像日本战国时代,僧兵作为一种武装力量的存在,好像又没什么戒律,吃荤、喝酒、破色戒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