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苏州河成为公众赏花观景的好去处。苏州河两岸的历史建筑也迎来了“打卡”人流。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实地走访发现,部分曾因疫情暂停开放的历史建筑,重新打开了大门,欢迎公众走进去,其中就包括四川中路天潼路路口的上海邮政博物馆。
16年转瞬即逝,时至今日,这些楼盘二手房的价格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编统计了上海347个楼盘2006年与2022年价格对比,得到了惊人的结论,闵行区、徐汇区、普陀区、浦东新区、杨浦区涨幅都在700%以上。
人常说,千年历史看北京,百年近代史看上海。上海,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历史古迹。一座城市,因为有历史而厚重。那么,过去的上海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呢?远的不说,就说离我们较近的80年代。
除尘塔位于宝山吴淞地区,是原上海铁合金厂完整保留下来的除尘设备。上海铁合金厂建于1958年,是当时上海最大的“电老虎”。年耗电量六亿五千万度,占上海市总用电量的二百分之一,排尘量占上海市总排尘量的七分之一。
一张张档案照片,一幕幕珍贵瞬间,生动展示了75年来上海的发展与变迁,记录下砥砺奋进与开放包容的岁月华章。市档案局(馆)在每年精心挑选了一张照片,汇聚成跨越75载的影像记忆,这些影像中有没有你不曾远去的故事?有没有令你记忆犹新、至今不能忘怀的历史时刻呢?
新民制图 董春洁1993年的1号线列车 王亦舟 摄 新民制图 董春洁现在运营的1号线列车 王亦舟 摄 新民制图 董春洁本报记者 任天宝今天,上海地铁30岁啦!30岁,是一个人最好的年华。30年,上海地铁也从稚嫩走向了成熟。1993年5月28日,地铁1号线南段开始试运营。
沈恺伟沈恺伟(Christopher St. Cavish)在上海生活了近20年。2005年,身为厨师的他从家乡迈阿密来到上海,进入浦东的一间法式餐厅工作,之后又转行当了美食专栏作家,为英语的周刊杂志撰文。
张志明,退休前是上海宝山译文印刷厂厂长,他为上海国际电影节服务了20多年。上世纪90年代,电影院用的票版全靠人工排版,每一场电影都要单独制作包含厅、排、座信息的模板装到印刷机上,工人们要更仔细校对座位信息,避免出现重号。2006年第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脑彩打电影票第一次出现。
东方枢纽依托铁路上海东站,是集航空、国家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交通功能以及站场城开发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是全面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推进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建设的重大工程,对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具有重要意义。
沉浸式海派实景版芭蕾舞剧《花样年华》。 今潮8弄 供图中新网上海5月20日电 (王笈)上海芭蕾舞团沉浸式海派实景版芭蕾舞剧《花样年华》20日在上海“今潮8弄”的百年弄堂里浪漫起舞。历史建筑的恬静、海派芭蕾的柔美与旗袍的万千风韵融为一体,演绎出独一无二的海派艺术美学。
2001年,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展示出自由开放、生机勃勃的面貌。彼时的上海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国的人来探索与冒险。2005年,24岁的沈恺伟从家乡迈阿密辗转香港,来到上海当厨师,成为了万千外籍“沪漂”中的一员。这一待便是近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