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无数人想知道答案的一个问题。要达到融会贯通的状态需要多去思考,而不是去背概念,背公式,背技巧。我在《烧掉数学书:对数函数为什么让学生如此困惑?》写过,对数出现是为了解决大数据乘法计算的困难,本质是一种把乘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的思想,课程内没有人教你这个,所以,你没有把握住积化和差的思想,没有把握住这个思想解题时所谓的数学灵感就无法闪现在你的脑海中。
基于核心素养的目标体系是一个有三层结构且层层递进的目标体系。具体课程内容就是通过这个体系,将“三会”融入由一节节课有逻辑地构成的教学过程。 先看这个有三层结构的体系: “三会”是这个目标体系的统领性或顶层目标,即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中知识、技能等所有具体目标的最终目标。
数感差实际上就是孩子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无法灵活运用计算能力,这也是前置计算能力较差的表现。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孩子每一步计算的灵活性,如果孩子在某一步计算中表现得不灵活或者没有数感,我们就需要回顾上一步的计算是否牢固掌握,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建设教育强国·教育笔谈】作者:徐彦辉(温州大学数理学院副教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2019年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强数学科学研究工作方案》指出,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重大技术创新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