锔补是我国独有的传承了上千年的民间手艺。传统锔补修复技艺最主要特征是锔匠使用最简单的工具,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破损瓷器的修复,而且修复后的瓷器滴水不漏可以继续长期使用。锔补是我国独有的修复瓷器的技艺,在历史上一直被外国人叹为观止。
近日,一场古籍修复工艺体验活动在河北省秦皇岛开发区举行。活动中,非遗爱好者现场体验古籍修复中“湿补法”这一非遗技艺。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员们通过配纸(染纸)、清洗、拼接、补缺、压实、装订等十余道工序,让一页页破损、老化的民间古籍书页“重获新生”。
本周五,上海博物馆与新民晚报联合举办的“上博讲坛第四季”迎来了古陶瓷修复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蕴。讲座中她娓娓道来,为观众展开古陶瓷修复的“前世今生”,带领他们踏入一段神秘的手工之旅,探寻陶瓷修复背后的深邃文化与精妙技艺。
“高山须仰止,静水本流深。残生了无悔,情定刀剑魂。”在古刀剑修复专家、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闫民家里,悬挂着这样一幅魏碑体书法卷轴。这首诗也像是他的人生写照,一缸清水,一块磨刀石,三十多年来,无数锈迹斑斑的古刀剑在其手下重露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