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又称龙城,是山水景观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千百年来,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同胞,在改造自然、认识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实践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积淀了独特的生活传统和生产智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
苗族可谓56个民族里最爱银饰的民族,从日常生活到重大节日都少不了它,一个盛装的苗族妇女,全身银饰可达二、三十斤。苗族用银的观念一是审美,二是表示富有和避邪。每逢民族节日,苗族姑娘的头上、颈上、胸前、后背都戴满了银饰品,跳起芦笙,踩起铜鼓,银佩叮当,银光闪闪,饶有一番情趣。
中国从商朝就开始出现银饰,在明清时代达到极致,从留存至今的资料来看,那时的银饰工艺细致入微,琳琅满目的龙凤与牡丹图案,极尽华丽,那么,前人又是如何打银的呢?古代银饰品的打造主要经过熔银、铸料、成型、錾花、焊接、清洗这几道工艺流程。首先是将银料溶化,然后在制作成条、片、丝等零件。
风箱、镫子、錾子、锉刀、砧板,设计、制坯、起模、浇筑、錾刻、焊接、煅烧、处旧……在机器生产早已替代手工劳作的当下,尤其是随着现代首饰加工业的兴起,这些制作手工银饰的器物和技艺已鲜有人知晓,同时,由于手工制作银器利润低耗时长,这门传统技艺也与我们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