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京东客服,您有一张京东金条未取消,不及时取消的话将影响您个人征信并负相关法律责任......”所谓的“京东客服人员”电话,最近你是不是也接到过呢?注意,这是诈骗,千万不要轻信。2022年12月以来,衢州市以注销征信为由的诈骗类型高发共35起,损失金额达348.
如果有人自称是银行、网贷、某金融平台的工作人员提醒你目前的贷款年利率超过国家标准如果不及时消除、取消将影响个人征信你是否会相信?如果你不相信对方清楚地说出你的个人信息包括曾就读学校等信息你是否还能坚持不信?
诈骗分子通过冒充国家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平台工作人员,以受害人有校园贷、网贷记录、不合规贷款额度,按照当前国家政策,不消除会影响个人征信为由,诱导受害人转账汇款,或者以清空贷款额度为由,让受害人在各大正规网贷、金融APP上贷款后转至诈骗分子提供的银行账户,从而实施诈骗。
一周内连续7名群众因此被骗。共计被骗150余万!2023年4月1日,刘先生接到一个自称某金融的客服电话,对方称其在网上授权过贷款,因国家政策需清理违规网贷行为,要他配合将网贷记录消除,否则之后会影响征信。
4月20日,府谷县一企业女职工,接到0916–37966752、0916–3229582的电话号码,对方自称是京东金融客服工作人员,能够详细准确地报出这名女职工的个人信息,告知其在京东金条上有借款额度,但是贷款利息太高,违反了国家法律规定,如果不关闭会影响征信,来电目的是帮助其关闭京东金条额度,清理网贷利率偏高等信用风险问题,并向其提供了“工作证号”“银监会证件”“京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明”等。
4月5日,一通诈骗电话竟打进了西樵派出所民警唐毅滔的手机上,听到似曾相识的“话术”,唐毅滔敏锐地察觉到这是诈骗电话,但为了揭露骗子把戏,警醒群众不要掉入此类“陷阱”,唐毅滔决定将计就计“以身试险”,按照骗子设定的“剧本”,继续与对方“聊一聊”,并记录下诈骗分子的诈骗过程。
您好,我是“京东客服”,您的京东金条未注销,不注销将会影响您的个人征信。接到这样的电话你是不是也原地蒙圈只好跟着“京东客服”开始操作注意!注意!注意!假的!千万别信!昨天翔安公安在官方微信发布重要提醒近期有市民群众接到自称“京东金融”客服的来电结果.......遭殃了!
2023年2月16日,海口龙华区一女士报案称:其在龙华区金垦路接到一陌生电话:08986231****,对方自称是“京东金条客服”,因京东金条利率过高需关闭京东金条,当事人点击对方客服发来的“中国银监会”链接进行操作,申请关闭京东金条,在客服的引导下其向对方提供银行账户转账,操作完之后,客服还想让其在微信里借贷,其发觉不对劲意识被骗,共计被骗金额4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