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早期景德镇釉上彩绘先后出现了两个新品种黑彩与墨彩,其独特的审美特征深受世人喜爱并珍藏。黑彩和墨彩自创烧以来,各个时期工艺特征都在不断地变化。现在文物收藏界对黑彩和墨彩常常混淆不清。本文从黑彩和墨彩的工艺、艺术特色及继承发展几方面作一简要论述。
五彩 明代五彩瓷大多是青花五彩,即篮彩是釉下青花,真正的釉上五彩瓷是很少的。清代康熙年间发明了釉上篮彩和釉上黑彩,可以代替釉下青花,工艺上易于把握,所以釉上五彩瓷便流行起来,除白地五彩外,还有米地五彩、红地五彩、哥釉五彩、蓝地五彩、墨地五彩等,开创清代釉上五彩瓷的新局面。
在中国陶瓷史上,唐英的名字如雷贯耳。他先后为雍正和乾隆两朝皇帝烧制瓷器并创造了瓷业之辉煌。在任景德镇督陶官将近30年时间里,潜心钻研陶务,并身体力行与陶工们同甘共苦,主烧的瓷器无不精美,深受两朝皇帝的赏识,因此乾隆年间的官窑也被人们称为“唐窑”。
1. 釉里红彩瓷在釉下的红彩釉,经火一次性高温烧成。釉里红彩瓷最早出现在元代,景德镇首次烧制成功,但并不完美。由于烧制技术难于掌握,元代釉里红多烧成黑色或黑紫色,成品率相当低,虽然如此,但是开了烧造釉里红的先河。
长文预警,下文对《明清瓷器鉴定》清代部分做重点摘录,从顺治到宣统,感兴趣的朋友们可选择性查看,耿宝昌老先生对于我们这些喜爱陶瓷与历史文化的群体就如同“真知坐标”,老一辈的辛勤付出让后辈能够快速学习和进步,而这本作品也是常读常新,每一次都能让人有新的收获!
古玩赏析:五彩瓷(下)。五彩最早出现于明代,盛行于清代康熙年间,并成为彩瓷的主流瓷器。五彩因其色彩没有过渡色和浓淡之分,与粉彩相比没有粉彩那么柔软,因此也被称作硬彩。这个小罐是明代万历时候的一个五彩小罐,青花五彩,画的是狮子、兽纹、瑞兽。
粉彩是受到珐琅彩的影响而创于康熙朝御厂的具有中国画风格的釉上彩新品种,多用点染形式堆料,层次简明,尚可见到五彩的某些影响,至乾隆朝粉彩又有很大的改善和提高,成为釉上彩主要品种。粉彩婴戏天球瓶 清乾隆 故宫博物院高51厘米,口径11.3厘米,足径18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