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迷们对一个名字一定很熟悉:“巴雷特”,这是一个危险而又可怕的武器名字。在医学上,有一个特殊的疾病,同样冠以此名,而且这种病的结局同样是危险的,它就是“巴雷特食管”,那么它是否与和它同名的武器一样可怕呢?
来源:微信公众号 王伯军大夫谈消化 作者:王伯军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病 例患者男,33岁,凌晨咽喉干痒、咳嗽半年,因此做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但现在发现有反酸烧心等反流症状。请问:我有没有巴雷特食管?有没有必要再去做个胃镜检查去确定?
【1】DI PIETRO M, CHAN D, FITZGERALD R C, et al. Screening for Barrett’s esophagus. Gastroenterology, 2015, 148: 912-923.
巴雷特食管是由长期胃食管反流引起的食管黏膜病变,近几年来,BE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呈上升趋势。内镜检查是早期发现BE、不典型增生和癌变的重要手段,近期,美国胃肠病协会发布了BE筛查和监测的新技术和创新的临床实践指南,新版AGA指南包括5部分,BE的筛查、内镜检查、风险分层、随访和监测。
正常食管黏膜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胃镜下呈现均匀光滑的粉红色,当黏膜受到刺激如胃食管反流损伤时,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替代,镜下呈橘红色,多为环形、舌形或岛状,且多位于胃食管连接处的齿状线近端,考虑为巴雷特食管。
Barrett食管(Barrett’s oesophagus,BO)是指食管下段的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覆盖的一种化生。BO的长度是其进展为异型增生甚至食管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病变每增加1cm,恶变的风险增加14%-28%。那么,BO的长度是否在初诊时就已经确定了呢?
来源:医学界消化频道作者:天蓬&(四川省成都邛崃市可利特专业体检中心)在食管的癌变通常分为两种,常见的是鳞状细胞癌,占癌率为:90%。而不常见的是腺癌,占癌率为:10%。且有一个特点,发生的部位在食管胃交界处,国内称为:食管远端部腺癌。
胃食管反流一个常见和潜在的严重后果是食管原有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增殖所替代,这一状况被称为Barrett食管。文献报告对有反流性食管炎症状的病人进行内镜检查,发现有12%~18%的病人有Barrett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