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获悉,广西植物研究所“中国西南—中南半岛喀斯特植物多样性保育与可持续利用创新团队”新发现10种广西喀斯特地区植物分类群,分别为飞燕石山苣苔、盛宇报春苣苔、黄鹦报春苣苔、拟报春苣苔、华丽报春苣苔、金翅报春苣苔和4个新变种——黄花龙州小花苣苔、长筒中越报春苣
来源:【人民日报】本报南宁3月16日电 (记者张云河)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获悉:近日,广西科考团队在百色市德保县境内发现一种形态奇特的苦苣苔科植物新种——弯管石山苣苔,这是目前国内首次发现该物种。
新华社南宁3月14日电(记者杨驰)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获悉,研究所科研团队在西南岩溶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期间,于广西德保县发现了一个石山苣苔属植物新种——弯管石山苣苔。这一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keys》杂志上。图为弯管石山苣苔开花植株。
3月14日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获悉,研究所科研团队在西南岩溶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期间,于广西德保县发现了一个石山苣苔属植物新种——弯管石山苣苔。这一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keys》杂志上。弯管石山苣苔开花植株。
据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透露,研究所科研团队在西南岩溶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期间,于广西德保县发现了一个石山苣苔属植物新种——弯管石山苣苔。这一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keys》杂志上。弯管石山苣苔开花植株。
近日,四川大学与广西植物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宣布,发现了一种生长于广西喀斯特地貌区的极危柏科新物种——广西黄金柏。此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权威植物分类学杂志《分类群(TAXON)》上,为柏科植物大家族再添新成员。
记者从四川大学获悉,近日四川大学与广西植物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宣布,发现了一种生长于广西喀斯特地貌区的极危柏科新物种——广西黄金柏。此项研究成果近日已发表在国际权威植物分类学杂志《分类群(TAXON)》上,为柏科植物大家族再添新成员。
中新网贺州9月27日电 (黄驰 毛丽媛)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其在广西贺州市一山洞口,发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报春苣苔。经过鉴定,贺州市八步区林业局专家及工作人员确定该植物为报春苣苔。图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报春苣苔。
记者从广西植物研究所获悉,该研究所“中国西南—中南半岛喀斯特植物多样性保育与可持续利用创新团队”新发现10种广西喀斯特地区植物分类群,分别为飞燕石山苣苔、盛宇报春苣苔、黄鹦报春苣苔、拟报春苣苔、华丽报春苣苔、金翅报春苣苔和4个新变种——黄花龙州小花苣苔、长筒中越报春苣苔、大花中越
我国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资源广博,物种丰裕,但其也遭受着相当严峻的生存威胁。如何在物种快速灭绝的激荡浪潮下力挽狂澜,保护中国珍稀濒危的野生植物资源,是时代责任,作为野生植物物种保护的“诺亚方舟”,我们责无旁贷。
最高法发布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司法解释,针对纠纷中的追责主体认定难、退卡难、转卡难、举证难等作出一系列规定,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伊朗核问题中俄伊北京会晤14日举行并发表联合声明。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北京会晤是中、俄、伊为推动伊朗核问题政治解决的有益尝试。
近日,记者从华南国家植物园获悉,该园调研小组赴广西植物研究所桂林植物园专题调研苦苣苔科、秋海棠科等喀斯特植物专类园规划建设,以及植物迁地保育工作情况,并实地考察了桂林地区喀斯特植物野外生存状况。华南国家植物园组队调研桂林植物园喀斯特植物专类园规划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