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航海时代开始,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也就有了国际形势这个概念。一直以来,很多国家为了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确保本国利益,都会制定不同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而如今国际社会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而大国之间的博弈和竞争更为激烈,对世界格局影响也更大。
在数年前,我国知名军事专家、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教授戴旭发表了一篇名为“再过10到20年会有一场针对中国的大屠杀大哄抢”的时政评论,这样惊世骇俗的表述在现今的和平时期显得十分罕见,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不管国家多有钱,经济有多么发达,GDP有多高,如果没有强大的军队,GDP就等于零,就不可能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尊严。这是我们从历史中得来的教训。宋朝的重文抑武最后兵败崖山,闭关锁国的大清跟不上各国的军事实力,签下无数不平等条约,成了案上鱼肉,任由列强宰割。
2024年夏末,我们邀请戴旭和萨苏两位老师前往刘公岛,纪念甲午战争爆发130周年。两位老师行至曾经的“东亚第一巨舰”定远号的复原舰下,进行了对近代海军战略与用兵思路的深刻探讨,更多内容请查阅本账号“走过甲午”合集。
空军大校戴旭说:中国人思维僵化最典型的证明,就是纠缠谁开第一枪,从卢沟桥纠缠到现在。1949 年 4 月 20 日,伟大的渡江战役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以摧枯拉朽之势,在东起江阴西至湖口的千里江面上强渡长江,一举突破了国民党反动派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
面对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严峻挑战,特别是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严重威胁,面对国家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怎样才能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戴旭指出,当今时代,真正的大国决战,是灵魂之战,是精神之战,是血性的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