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姑苏晚报】本报讯(记者 徐靖怡)昨天,在全市教育大会上,苏州市政府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2所国内知名高校启动共建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共同体,人大附中苏州学校揭牌成立。苏州进一步对接头部高校力量,打造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苏州模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职普融通生动实践和行动创新,共同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5月30日下午,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江苏省苏州中学校举行办学合作签约仪式。现场,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苏州中学校为苏州市少年工程院揭牌并签约。
在江苏援伊·苏州工作组的大力支持下,5月22日,苏州技师学院与霍尔果斯市技工学校在线举行对口合作支援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师资交流、技能竞赛、师生研学等方面积极开展合作,共绘职业教育发展蓝图。
人形机器人是机器人领域水平难度最高的一个方向,集成了机械感知、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今天(1月27日)下午,苏大-乐聚人形机器人协同创新研究院成立,苏州大学与乐聚机器人公司携手共建,双方将充分发挥企业、高校协同优势,围绕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和产业化进行深入合作。
以产学研合作助推数字化发展,释放数字产业强劲动能。近日,2023复旦大学-苏州高铁新城数字经济产业系列论坛–自动驾驶与大数据专场在苏州高铁新城成功举办。自动驾驶、大数据领域知名专家学者、行业协会嘉宾齐聚一堂,共话产业发展,共谋产业未来。
用好“家门口”人才资源,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今天(12月8日),记者从吴江区人社局获悉,今年以来,吴江全区博士后设站单位共与苏州大学流动站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后18人,取得了一大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化潜力大的科研成果,为全区打造人才高质量发展共同体、产学研合作创新试验田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日,南京大学对外公布,该校苏州校区即将启用,即将迎来东区正式启用和首批师生正式入驻,今年7月份起,南大2022级部分本研同学将正式分批入驻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当前,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以下简称:南大苏州校区)建设已进入冲刺阶段,届时一座风光优美的大学校园将会伫立在姑苏城。
【来源:姑苏晚报】本报讯(记者 徐靖怡)昨天,在全市教育大会上,苏州市政府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2所国内知名高校启动共建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共同体,人大附中苏州学校揭牌成立。苏州进一步对接头部高校力量,打造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苏州模式。
南都讯 记者张小玲 8月3日至5日,“集智共创新时代——2024年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系列研讨会”第三站于深圳举办,来自清华、北大、复旦等23所高校代表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展开研讨,研讨会形成以校长牵头与零一学院合作的标杆级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与学校的培养计划、培养方案、育人目标
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跨学段贯通培养的有效途径,昨天(4月1日)上午,苏州工业园区领科高级中学与东南大学苏州校区举行共建科学教育基地学校以及少年科学院签约揭牌仪式,双方商定搭建共享平台,与园区部分中小学合作共建,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探寻
在今天(6月14日)举行的苏州工业园区高等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会上,《苏州工业园区推进高等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和《实施意见》发布,围绕做精人才引育、做实成果转化、做优创新生态三大方向,制定了九项任务,并出台了十条具体举措,通过加强政策保
今天(10月17日),上海交通大学“苏州人工智能研究院产教融合联培基地”在苏州工业园区启动。这一联培基地今后将通过教授团队与企业进行关键技术联合研发攻关、学生参与完成学位论文的形式,为园区建立上海交大人才引进渠道,助力企业引入上海交大高端的技术研发资源,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今天(3月16日)全市教育大会召开一系列重磅喜讯在现场发布人大附中苏州学校揭牌落户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苏州学校将依托中国人民大学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的整体布局,秉承“培育新人 育才为国”的教育理念,植根苏州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
1月13日,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举行“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专题座谈,来自民革、民盟、民进、致公党、无党派人士、共青团、青联、妇联、文艺、教育、体育、新闻出版界别的委员们齐聚一堂,聚焦党政所需献良策,切中民之关切出实招。
【来源:苏州日报】□苏报评论员在苏州,一场关乎城市未来的教育变革拉开帷幕。昨日,全市教育大会举行,目标明确:打造高标准现代教育强市。动真格、出实招,苏州全力构建全方位、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展现出为城市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的决心。人大附中苏州学校的揭牌,瞬间成为全城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