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赵新春 杨晓伦 许斌在新蔡县关津乡关津村南、106国道西侧,有一座子路问津处碑。碑宽50厘米、高2多米,是乾隆五年(1740年)新蔡知县王大吕仿照明万历44年(1616年)知县王廷俊所立碑字迹重刻的,上有“子路问津处”5个楷书大字。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记者蒋成凤 通讯员徐卫伟 黄璇)9月28日,武汉市新洲区在问津书院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5年祭孔大典。祭孔大典采用现场活动和网络直播相结合的方式,联动海内外60余家孔庙、文庙、书院和文化社团机构参与。传承千年文脉,打造问津教育文化坐标。
湖北日报讯(记者汤炜玮、通讯员王林军)8月27日上午,孔子、颜回、曾子、孟子、仲由(子路)等儒家圣贤后裔30多人,齐聚武汉市新洲区问津书院,开展问津文化交流活动。与会人员从“子路问津”这一历史典故出发,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问津文化的开发和利用等话题。
我的老家在曲阜姚村。位于曲阜西北角,离孔林西南角的院墙18里路。中国铁路交通的第一大动脉——津浦铁路就穿过我们村庄,我家的老宅子就在离姚村火车站不远的姚村街里。20世纪90年代以前,姚村火车站是一个停靠的四等小站,客货运都有。
极目新闻记者 常怡通讯员 袁晓西 吴毅今年是孔子诞辰2575周年。为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9月28日,武汉市新洲区问津书院举行祭孔大典,各界人士共同纪念孔子,接受传统文化洗礼。“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27日讯 8月27日,30多位孔、孟、颜、曾、仲姓氏的名人后裔齐聚新洲区问津书院,就“问津文化”品牌价值及产业开发开展研讨,研讨成果将作为新洲区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重要参考。本次研讨活动及参与者由曲阜孔子书院和新洲问津书院共同发起和邀请。
极目新闻记者 常怡通讯员 程书雄 周蕊 王林军 吴毅 叶东辉武汉新洲区是因“孔子使子路问津”典故而流芳千年的“问津故地”,近年来,该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亮点频频:倾力打造中国航天第三极,“中国星谷”构建起“星箭云材”全产业链,进入全省五大优势产业集群;在全市城区中首创街镇生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