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十八般武艺”或“十八般兵器”之说,在中国古典小说、戏曲和评书中常常提及,特别是在介绍某某著名将领或武术大家时都要说上一句“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以示其人武艺高强,所向披靡。《水浒传》第二回写得十分清楚: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杈。
布袋戏武器的多样化,被许多有军事迷的道友来说简直过了一把兵器瘾,就拿金光一大特色武戏来说吧。在剧组刻意经营、不断推陈出新之下,截至目前为止,剧中早已出现超过十八种以上之武器。这些武器,不仅具有塑造角色特质的作用,也替画面制造了不同效果,使武戏的呈现更加丰富饱满。
武器因人类生存需要而产生,最初的武器来自自然的启发,用到的多是尖锐、锋利的物件。基于对弹性、惯性、力矩、杠杆原理、抛体运动等概念的模糊认识,人类学会了制作弓弩、抛石机等弹射武器,极大地扩展了武器的攻击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