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海峡书局《中国淡水鱼类图鉴》新书首发式暨研讨会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召开。该图鉴涵盖了729种中国淡水鱼类,是中国迄今为止最为系统的鱼类活体图鉴。《中国淡水鱼类图鉴》在上海首发。
我国具有丰富的淡水鱼类多样性,拥有众多珍稀物种和特有物种,但由于鱼类拍摄和获取的难度较大,我国此前尚未形成一本全国性的鱼类活体图鉴。1月12日,海峡书局《中国淡水鱼类图鉴》新书首发式暨研讨会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召开。
来源:【中国农网】2月28日,《南海岛礁渔业资源丛书》首发仪式在海南省三沙市图书馆举行。《南海岛礁渔业资源丛书》是我国首套以珊瑚礁渔业生态为主题的系列专著,由中国农业出版社与中国水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携手打造。
中新网上海1月12日电 (记者 郑莹莹)《中国淡水鱼类图鉴》新书首发式12日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举行。1月12日,《中国淡水鱼类图鉴》新书在沪首发。(上海科技馆 供图)中国拥有种类丰富的淡水鱼类,其中不乏珍稀物种和特有物种。
本书的认识篇溯古通金,全面透视鱼类;环境篇介绍鱼类的栖息地及其分布,带你认识鱼类的家;观察篇一次传授56科鱼类的辨识要诀,并探讨鱼类演化的秘密与有趣的生态现象;附录则提供到鱼市场、水族馆或下海潜水等使用的鱼类观察行动指南!
现存的古代鱼书主要有如下数种:一、《养鱼经》,又名《范蠡养鱼经》、《陶朱公养鱼法》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养鱼业已相当发达,越国大夫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后,辞去官职,便带着西施隐居在现在的无锡太湖之滨。
文\海南日报记者 刘梦晓会飞,是一件诗意的事。驰骋空中,俯瞰脚底,体验陆地上所不能拥有的视角,是人们所向往的高度。然而人类不管怎么努力,都无法进化出一双会飞的翅膀。自然界中的飞鱼却可以。飞鱼是一类会飞的鱼的统称。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2024年8月中信出版社新鲜出版的《吃海记》,就是一本向大海讨来生物精灵故事和深博学问的图书,此书以充满烟火气息的笔调,对我国南海海域常见海产进行了科普,是一本兼具科普性质和人文色彩的饮食文化图书。
日前,中国海洋学会公布了2022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及海洋优秀科技图书获奖项目,广东海洋大学4项成果获海洋科学技术奖,1本著作获评海洋优秀科技图书。其中,广海食品科技学院教授章超桦团队完成的成果“海洋经济贝类保活流通与高值化加工关键技术及应用”获海洋科学技术一等奖。
很多年以前,清代有一部奇书《海错图》,不光记载了许多奇怪的海洋生物,甚至还有其烹制方法。最近,热门书《海错图笔记》青少版从生物学、博物学等角度,讲述中国丰富的海洋及滨海生物、植物和风土人情,物种涉及鱼类、海洋哺乳动物及滨海植物等4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