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客户端讯郯城县红花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开展“好书分享 家风伴成长”阅读活动,让孩子们通过阅读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水平,分享自己家族的家风故事,有效推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工作。https://appdata.langya.
https://appdata.langya.cn/uploadfile/2024/0828/20240828024131747.mp4在临沂客户端讯8月27日,“助力乡村振兴 建设美丽家园”启动仪式在郯城县红花镇举行。
红花镇位于山东省中轴线最南端,地处两省三地市三县市交界处,处于临沂连云港徐州交界处,其实大家一直有个误解,认为东陇海经济带和山东无关,其实不然确切的说东陇海经济带和31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等是并行的相辅相成品的,所以说郯城南的大部分乡镇都属于东陇海经济带区域,今天就一起聊聊这个位于临沂市郯城县的中国结之乡-红花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其峰缠、绕、抽、贴,一拴一扣,红线绕指尖飞舞,一条柔顺又精美的红绳便孕育而生,再经大娘们有力灵巧的双手一压一挤,与刻有吉祥话字体的桃木圆盘粘连,一份做工细腻,寓意美好的桃木中国结便制作出来。工序复杂但错落有致,整个过程赏心悦目。
在临沂客户端讯1月25日,农历腊月二十六,大街小巷、家家户户已被浓郁的年味紧紧包裹。随处可见的中国结,传递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祈愿。在素有“中国结艺之乡”美誉的郯城县红花镇,工人们正忙着将加班加点生产好的中国结打包、发货,赶在物流停运前将中国结送到大家手中。
■郯城非遗知多少在临沂客户端讯 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艺术,以独特的东方神韵、丰富多彩的变化,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郯城县中国结编织技艺源自红花镇,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唐宋时期,中国结就已经成了当地姑娘的“必修课”。
周青先 通讯员 李结义 临沂报道 6月10日,临沂市郯城县红花镇北郑村,农机手驾驶农机在田间收获小麦。连日来,素有“鲁南粮仓”之称的临沂市郯城县农民忙着收获小麦。在广阔的麦田里,农机手、农机服务队、农技专家齐上阵,确保小麦应收尽收、颗粒归仓。今年该县六十多万亩小麦喜获大丰收。
郯城县红花镇的双旱船,作为临沂市独有的民间乐舞形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浓厚的乡土气息。其独特的表演技艺、精致的道具服饰以及深厚的艺术价值,不仅深受当地群众喜爱,也为研究民间节日习俗和风土人情提供了宝贵资料。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周青先 通讯员 李结义1月5日,在临沂市郯城县红花镇的中国结产业园,当地村民正在制作“中国结”饰品,供应火爆的春节市场。近年来,临沂市郯城县红花镇采取创富工坊新路径,带动周边村民集体致富,促进乡村振兴。
走进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红花镇院北村的中国结创富工坊,一根根红色细绳在村民手中来回穿梭,各式各样的中国结布满车间。每年,4000余万件中国结从这个乡镇发往海内外。2023年开始,郯城县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优势,在产业专业村推行创富工坊发展模式,推动村庄以产业为链条抱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