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胶东在线】胶东在线2月21日讯(通讯员 李成修 李添祎)近日,烟台毓璜顶医院邹勇教授的专著《桂林古本解读》一书正式出版,该书深度解读了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为中医学术界带来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和成果,其独特的学术价值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一、“桂林”名字的来由《说文解字》云:“桂,江南木,百药之长”。 桂树主要生长在江南,是古代中国人十分喜欢的乔木。桂有月桂、肉桂、木犀等,多可入药或做香料,而木犀树花香幽雅,俗称桂花树,更招人惜爱。因此,“桂”常被古人用作地名,即地物或地域的名称。
图①:今人为颜延之所立雕像 图②:颜延之名句 图③:颜延之读书岩□本报记者杨湘沙 文/摄 如之前所述,从汉武帝荡平南越国设始安县开始,一直到后来的三国两晋南北朝,七百年间,能在桂林历史上留下痕迹的大人物不多,掐指一算也就三位。 一位是南越王赵佗。
但考虑到《山海经》是一部超越人类正常认知的奇书,当中所述均为远古时期千奇百怪的东东,我们也不能按常理来理解所提到的“桂林”。《山海经》提到的“桂林”大概率说是一个神话名词,意义所指和“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相同,用以说明这些桂树生长得忒大,枝叶覆盖得很远,八棵就成林了。
上篇介绍的都是大量的理论书籍,但有的人可能是从实战开始,比如懵懵懂懂给自己或者家人开了几幅中药,竟然神奇的起作用了,然后突然就觉得中医无所不能,可以拯救天下苍生,然后到处去宣传中医,可是随着两三年走下来,会变得失望,因为中医没有那么简单。
山水甲天下的名城桂林,建城已有两千多年。而桂林人类的历史,更为久远。史料记载,4000多年前,虞舜南巡桂林,与百越共筹大计。那么百越之前,谁是桂林的主人呢?1965年的6月3日,刚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的蒋廷瑜,带队到桂林开展文物普查,意外地揭开了桂林史前文化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