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自从2011年12月延安市第四次党代会上,确立了“中疏外扩、上山建城”、保护圣地、安居百姓的城市发展战略后,经过近3年的建设,延安新区已具规模,展现出了新区的现代化的城市风貌雏形。
刚刚过去的2014年,延安老百姓谈论最多的话题依然是延安新区的发展建设。上山建城,建设新区,通过延安新区建设者的科学实践,已由不断的争论,变成了全力以赴建设新区,保护旧城,保护这座世界上共产党人规模最大的历史遗址的共同行动。
新区的观景台有三四处,一个是靠西面的“贵人峁”,一个是靠北面的“二郎庙”和新区指挥部后山上,靠东面就是我这次去的这个观景台,还有一个靠桥儿沟方向。 小编这次去的这个观景台,可能就是习大大2月份去的那个。请朋友们跟着我的镜头去看看。
为什么延安要建设延安新区?从2009年开始,整个延安好像一下子变得异常拥挤,高楼呼呼地生长出来,路窄人密,交通拥堵。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高高耸峙,三面合围的山崖底部,延安城区密集地分布在一个“Y”字形的三条主川道中。
延安新区:美在“颜值” 赢在“气质”“看,这里是鲁艺生态公园,这是新区最大的公园,公园内坐落着一座星级酒店,不远处还有住宅小区......”7月13日,家住延安新区上城五号的市民高新带着杭州同学吴莹在新区游走参观。
本报讯2012年4月17日,时任陕西省省长赵正永郑重宣布,延安新区北区一期工程正式开工。从此一场声势浩大,史无前例的削山、填沟、造地工程在延安这块古老的黄土地上启动。到现在两年时间过去了,延安新区建设取得了怎样的进展?又是怎样回答了人们对新区建设的各种质疑?
本报讯延安讯(记者 李波)10月17日,记者从延安市新区管委会获悉,10月20日延安新区将举行招商推介会。延安新区是一片充满希望的投资沃土、创业热土和宜居乐土。届时,将有总面积为854.12公顷的土地出让,招商引资项目有4类171项。
从革命老区到山顶之城,历时近10年,把33座大山削平,建造现实版的空中之城,它就是延安新区。延安作为革命圣地,红色精神的发源地,万里长征的终点,因其特殊的地理地貌,在革命时期,保留了红色火种,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2014年10月1日,延安市首条连接新老城区的旅游观光公交线路正式开通。记者看到,两辆首批投入试运营的全新公交车各有39个座位,来自各地的旅游者和本地市民兴高采烈地坐在其中,他们一边听随车导乘员介绍新区建设情况,一边观赏着沿途风景,还有人不时地向导乘员提问有关新区的种种问题。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岭山寺宝塔依然挺拔,冬日的薄雪盖不住满山的青翠。建党百年之际,我们来到延安采访。甫临圣地,竟不由自主地一遍遍默诵起贺敬之那首《回延安》。延河边,广场上,矗立着毛泽东铜像,他双手叉腰,目光坚毅,向远方眺望。
发刊词这是一次百姓点赞的城市突围。当延安城因山梁围困,多处革命旧址遭到蚕食、大批进城群众难以安居时,延安市委、市政府创造性地做出了“中疏外扩,上山建城”的战略决策,开始了在黄土丘陵沟壑地区平山造地扩展城市这一壮举,以实现革命旧址的安全梦和延安百姓的安居梦、幸福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