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性理论即是研究中药的性质、性能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有毒无毒等。中药药性口诀001.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002.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003.
十九畏歌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制药配方莫相依。
热性药篇:附片——除风逐寒湿回肠堕胎功甚繁沉寒与厥冷取效在眼前川乌——搜风能入骨湿痹寒疼皆可逐炮制同附子力能壮筋骨干姜——味辛炮则苦生用发散炮则补黑姜得附子沉寒无所阻白附——性开走上焦面上百病它能疗中风与失音逐湿最为妙肉桂——大热五味全能引虚火归下元脾胃若虚劳服之均可安桂枝——味
文源:读透伤寒蛋蛋姐中药分四气五味有人说,啥是五味啊?五味,其实就是“酸、甜、苦、辣、咸”这五种味道。我们每天都在吃饭,其中醋是酸的、糖是甜的、咖啡是苦的、辣椒是辣的、盐是咸的,这五种味道,我们每天都在接触。我们中医使用的药物,大体也分为“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