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土地科学》编辑部支持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南京市举办了“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学术研讨会,会议邀请相关专家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下的耕地保护战略、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粮食生产转型与乡村振兴、耕地质量保护的法治进路等议题展开研讨,形成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观点文章,现通过本微信公众号陆续推出,敬请关注。
为严格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近年来国家多次出台文件,对耕地保护和用途管制提出了系列要求。2020年9月1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提出耕地保护“六个严禁”:1.严禁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
一缕一粒,衣食之源,无不来自耕地。保耕地、守红线,东莞在路上!近日,东莞市自然资源局联合南方+东莞自然资源频道精心制作了一组海报。海报中,既有252字顺口溜带你全方位了解东莞耕地保护政策,又有田园入画风景让你领略莞邑大地丰盈。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为贯彻落实《关于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 全面加强耕地用途管制的实施意见》相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市规划资源局起草了《关于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工作的通知》,对进一步推进我市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工作,提高新增耕地和土地整治等耕地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耕地保护数量管控、质量管理和生态管护“三位一体”的要求都具有重大意义。
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政策是我国长期以来坚持的重要方针。从1997年到2024年,历经17年的细化调整、市场化机制探索与优化等,于9月正式发布《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的意见》,其重点如下图所示。
大河网讯(记者 何山)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作为省会城市,郑州市面临着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的双重挑战。如何有效管理、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郑州市推出“一码看耕地”,探索实现“智慧耕保”,走出了一条用科技手段保护耕地的新路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3月1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贾骥业 朱彩云 见习记者 赵丽梅)今天下午,去年底出任自然资源部部长的关志鸥,走上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关志鸥表示,今年,要全面提升数量、质量、生态相结合的耕地保护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