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空间站首个实验舱段,问天舱不仅提供了超大实验空间,同时还兼顾宇航员的部分起居生活。据了解,太空尿液处理与水回收技术一直是国际公认的技术难题,是我国空间站建造的核心关键技术之一,同时也是宇航员长时间在空间站驻留的重要保障。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叶光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喝再生水多少有些膈应”,还表示神舟十二号的航天员开玩笑地说:上面有我们好多再生水,给你们留下了,你们好好品一品。多说一句,航天员所说的再生水,其实就是尿液,汗液等,经过层层过滤之后,最终变成的饮用水。
航天员在空间站烧开水吗?水从哪里来?其实航天员喝的水,大部分都是从尿液净化而来。现在看到的,就是叶光富在用饮水分配器喝水。空间站微重力,打开饮水器,水也不会自己流出来。得靠动力装置给它泵出来,航天员也是通过水袋来接水喝。饮水分配器也有加热功能,热水、凉水都能满足。
由于距离地球较远,以至于我国空间站内的3名航天员在执行任务期间,所需的一切物资只能从地球上运输,并且如果没有意外,在神舟十三号3名航天员执行任务的6个月时间里,将不会得到任何物资的补充,所需要的一切都已经由天舟三号运输过去了。
5月10日,天舟四号货运飞船顺利起航,二院206研制的钙去除组件、尿过滤器组件、润滑水袋组件等产品随船上行,这些产品是空间站环控生保尿处理子系统的消耗品,用来保障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为期半年的在轨生活。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又多了一份对于航天员们的牵挂。Vlaeminck, S.E. Refinery and concentration of nutrients from urine with electrodialysis enabled by upstream precipitation and nitrification. Water Res. 2018, 144, 76.
从2003年的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神州5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算起,到现在已经是整整18年了。这一次,我们的神州13号飞船把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3位航天员送入了太空,翟志刚是老手了,担任指令长,王亚平是女航天员,也上过太空,倒是叶光富从来没上去过,算是新手吧。
水是生命之源,任何生命都不能长时间离开水。生活在太空的航天员同样如此。在无水环境的太空中,为了确保航天员生命安全,载人航天器必须向航天员供水。那么,太空中水从何而来,又是如何提供给航天员使用的呢?这其中有门道。载人航天器内,水的生成、保存和使用都有着特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