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是第64个世界气象日。在世界气象日来临之际,赤壁市气象局组织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围绕今年“气候行动最前线”的主题,面向师生开展了参观气象站、制作风向标、气象知识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孩子们变身“小小气象员”,制作出了各具特色的风向标,活动提高了大家对气象的认知和关注。
大众网记者 商永恒 东营报道11月10日,大众网东营小记者职业体验系列活动之“小小气象员”职业体验活动在垦利区气象局顺利举行。来自垦利区第一实验小学、垦利区第二实验小学、垦利区第三实验小学、垦利区第三实验学校的30多名小记者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得到了垦利区气象局的大力支持。
【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青年气象工作者】光明日报记者 王美莹 光明日报通讯员 祝子津1980年7月7日,伴着一首《渔舟唱晚》,央视首期《天气预报》节目诞生。这不仅成为几代人的共同记忆,也开启了气象人的崭新时代——气象科学通过电视走进千家万户。
编者按: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室外观云测天,在风雪中检修维护气象仪器,在严寒中开展气象服务……这个冬季,无论是在华北平原、东北的黑土地、内蒙古大草原,还是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亦或是在冰天雪地的南极,广大气象工作者都格外忙碌。
过年了,韩文兴在佛爷顶国家气象观测站门口贴对联(2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孟菁 摄 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题:高山顶上气象员的又一个新年新华社记者 孟菁北京延庆区的佛爷顶气象站,海拔1224.7米,是北京海拔最高的有人值守气象站。
↑在富锦市现代农业万亩水稻科技示范园实验基地,四名青年气象员在工闲时休息聊天(9月23日摄)。近日,“大粮仓”黑龙江省迎来秋收季。在三江平原腹地黑龙江省富锦市现代农业万亩水稻科技示范园,23岁的农业气象观测员王国泰与另外三名气象员主要负责气象日常监测预报预警和农业气象服务工作。
廖荣顺(右一)和他的同事在砂糖橘种植园。■本报记者 王超回到家乡荔浦,廖荣顺以一名普通工程师的身份,继续从事气象预测、农业气象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而这一干又是24年。黝黑的皮肤,憨厚的笑容,廖荣顺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朴实、诚恳。可能是第一次面对媒体,他还略显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