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的关节磨损也会越来越厉害,外伤、骨折、骨质疏松、关节炎等等原因都会导致关节功能的受损,当保守治疗和其他外科保守治疗都不能解决关节问题的时候,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推荐人工关节置换的手术治疗。对于很多五六十岁的人,人工置换关节可能觉得是不错的选择。
近日,哈医大一院骨科毕郑刚、耿硕团队,分别为80岁高龄的罗先生完成了髋关节置换手术。考虑患者高龄、既往疾病、平素身体健康状况以及新冠肺炎的特殊时期,为确保老人可以尽早的减轻病痛,减少卧床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恢复老人伤前生活状态,哈医大一院充分发挥了多学科协作优势,各个科室紧密配
封面新闻记者宁芝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被越来越多人熟悉。根据统计的数据,这种手术总体成功率达到95%以上。但是,要为高龄老人“翻修”髋关节,却是一个不容易的事。近日,成都一名80岁的高龄患者就成功实施了人工髋关节翻修术。
患者齐奶奶现年80岁,17年前因左股骨颈骨折在沈阳一家医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逐渐出现髋关节不适疼痛,近半年左髋关节活动受限,夜不能寐,家属使用轮椅推入沈阳市骨科医院救治,门诊诊断“左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转入关节外科进行治疗。
4月16日为世界嗓音日,当天浙江省人民医院举办“新生”无喉复声公益培训班,由专业人员向接受全喉切除手术的患者传授食管发音的各种技巧和方法,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原本,在无喉失声患者圈内小有名气的姜大伯应邀来现场演示,可惜因故不能到杭州。
岳阳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李弈萱 通讯员 严帆)每年有许多的患者因髋关节问题而饱受行动不便之苦,但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尤其是髋关节翻修术,让他们重新迈向了无痛行走的自由之路。12月13日,岳阳广济医院召开一场温馨而特别的“新生”会,大家一起吃蛋糕,一起聊天,每个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扬子晚报网3月19日讯(通讯员 陈燕 刘满生 记者 万凌云) 82岁的丹阳人周奶奶膝盖疼痛持续十年了,吃止痛药、贴膏药均无法缓解,自己和家人都以为是上了年纪的“老”毛病。直到今年春节期间,疼痛加重膝盖“罢工”导致无法走路,这才慌了神。
日前,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手外科/足踝外科成功应用3D打印技术,为一名78岁老人完成了全踝关节置换手术,在假体及试模的设计制作、术前模拟手术及术中截骨定位方面全方位应用了3D打印技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踝关节功能,术后老人恢复良好。
无锡78岁的黄老伯髋部受伤后,从“长短腿”走路深浅不一,直至疼痛难忍卧床不起。近日,在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医生用3D打印的定制假体,为他修复了缺损的髋臼。术后第三天,老人就能下地行走,告别“躺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