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生于豪门,从小就有很高的天赋才高八斗,音律戏剧书法等等样样精通,年轻时风流倜傥享尽人间富贵却幡然顿悟远离亲情放弃一切转身遁入空门,忍受寂寞与青灯古佛相伴,一路走来不求明不求利只求心愿达成,渡人亦渡己返璞归真做到人格圆满。
他不仅是《送别》的作词人和近代律宗的一代宗师,他还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在教育、哲学、法学、汉字学、社会学、广告学、出版学、环境与动植物保护、人体断食实验诸方面均有创造性发展,在近代文化、艺术、教育、宗教领域里贡献了十三个第一。
弘一法师说:很多人到死也没弄明白,自己为什么会生病?弘一法师关于病有一些独特的见解, 疾病与自我亏待的关联:弘一法师认为,“人得了大病,是因为做了太多对不起自己的事。导致对自己的身体心情过度紧张、过度劳累、过度忧心、过度悲伤。长此以往,积劳成疾”。
在僧俗两界中,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弘一法师。纵使是一向眼界甚高,备受万人追捧的作家张爱玲,面对他时,也如此评价道:“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李叔同圆寂前所作的偈语1918年2月25日,正值元宵佳节,杭州热闹非凡,李叔同于灵隐寺皈依佛门,取法名演音,字弘一。8月19日,他在虎跑寺正式剃度受戒。从此,世间已无李叔同。
民国时期,我国文坛人才辈出,但是有一位奇人获得了文坛上上下下的尊敬和赞赏。当时佛法中有减食断食治病的言论,李叔同对此深信不疑,因为被病魔折磨了40年之久,只要可以治病,他什么都愿意尝试,但是结果并不是很好,四肢开始溃烂,神经衰弱越来越严重,甚至整夜都无法入睡,病魔缠身一生的李叔同在寺庙后山留下了小病从医,大病从死的感悟。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可是,人吃五谷杂粮难免生病。在日本留学期间,李叔同就被检查出了肺病,也叫痨病。也因为这场肺病,李叔同原本热血沸腾的心,忽然就冷寂下来,对身体有了新的感知—原来,我们可以游刃有余地掌握自己的灵魂,却对突然患病的身体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