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巴尼亚共和国位于巴尔干半岛西南部,隔亚得利亚海和奥特朗托海峡与意大利隔海相望;南部与希腊接壤;东部与马其顿接壤,东北部和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接壤。阿尔巴尼亚的人口与资源阿尔巴尼亚总人口288.6万人,其中阿尔巴尼亚族占88.
阿尔巴尼亚陆军前身为阿尔巴尼亚人民军,主要模仿苏联陆军编制,之后苏阿决裂之后取消军衔,在当时共拥有3.8万正规军和37万民兵,在当时是巴尔干地区实力较强的陆上军力,之后随着苏联解体和北约东扩,开始在北约的帮助下缩减军备销毁武器,目前总人数约为1.2万人,其中2000人为民兵组织,共编有后勤支援营,第1步兵营,第2步兵营,第3步兵营,突击营,特种作战营,战斗支援营,扎尔赫尔驻军,地面部队培训中心。
俗话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与人之间如此,国家与国家之间同样遵循同样的道理,有的国家借助他国的援助,成功摆脱一穷二白的身份,从此走入富强国家的行列,比如以色列。但有的国家在他国无数的援助面前,依旧处于贫穷落后的困境之路,宛如扶不起来的阿斗。
文/行人众所周知,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越战爆发,美军在越南投入了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多的军事力量,仅仅是投入到越南战场上的兵力,就达到了60万之众,除此之外,还有数万辆坦克装甲车,以及千余架作战飞机,出动战斗轰炸的任务也远超美军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水平,投掷炸弹上万吨。
提起阿尔巴尼亚,有些年纪的朋友应该很熟悉,当年我国和阿尔巴尼亚可谓是兄弟之国,但是后来阿尔巴尼亚和越南一样忘恩负义,越南虽然也是白眼狼,但是我们狠狠揍了他一顿拿走了援助物资,也是出了一顿恶气,但是对于阿尔巴尼亚我们确实吃了暗亏。
谈论起阿尔巴尼亚,上世纪老一辈的中国人对它有段特殊的情感回忆……上世纪老一辈的中国人对阿尔巴尼亚有段特殊的情感回忆在美苏冷战的半个多世纪中,国与国之间的碰撞比之现在还要激烈,许多国家之间关系的起起落落,并且这样的状态并非存在于对立阵营,在同一阵营也经常因为道路不同的问题而出现冲突
1966年到1986年二十年期间,阿尔巴尼亚总共修建了数十万座碉堡,有大有小,有单人的,也三四个人的,还有的可以驻扎三四百人的,具体修建了多少,没人知道具体数目,大概估算在20万座左右,对于那个时期的领导人霍查来说,当然是修建的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