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对上海而言,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上海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城市使命的达成与否。幸运的是,上海拥有全国第一流的科研环境,第一流的科研队伍。
看点 今天,女性的力量似乎格外瞩目,但在社会生活中,女性发展的天花板也无处不在。中国天文学泰斗、“北京时间之母”叶叔华,也曾面临原生家庭、学业和职业等方面的限制,但她凭着经久努力,突破了重重困难,终成大师。
“知其恒星钟二只,管太阳钟三只,以定时钟之时间,可准指1%秒,但因年久,故线路常有问题。前天主教士Burgaud已不管事,专在教堂工作”(旁注:现授时靠教友龚惠仁和沈祖耀,地震靠徐林芳,天文尚有新来中山大学女生叶叔华。
2021年11月2日,在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举办的首场“她”论坛上,一位94岁的女院士进行了20分钟的全英文脱稿演讲,鼓励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而演讲的主人公正是中国首位女性天文台台长、我国天文地球动力学的开拓者、被誉为“北京时间之母”的叶叔华院士。
编者按:1986年7月21日,中科院院士、天文学家张钰哲逝世。他是中国现代天文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通过观测发现了第1125号小行星,将之命名为“中华”(China)。这是第一颗由中国人发现的小行星。他还发表中国第一篇论述人造卫星轨道的论文。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侨联“赤子侨心 山海不远”活动部署,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和侨界爱党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10月27日,由日照市侨联、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市科协联合举办的“侨心向党 同心筑梦”科学家精神电影展映活动启动仪式在日照市科技馆全息报告厅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