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浮躁的现代社会,一个常见的观察是:那些站在各领域巅峰的人,往往选择与世隔绝。探寻这背后的原因,我们会发现不少值得玩味的深意。当世界变得吵闹不堪,唯有孤独能提供一处清净之地。在这片独有的空间里,思维得以自由飞翔,远离尘嚣。
我们从小经常听老师说: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要开小差做小动作。好像自己一开始就神游在虚无缥缈的世界里,大脑就会自动进入“待机休眠”的状态,什么也听不见,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想不了,几乎每个人都有发呆这种特殊的能力。发呆呢,往往都会想到和“呆”字联系在一起。
央广网4月28日消息(记者 吴佳怡) 日前,安徽合肥一景区称将于4月29日举办发呆大赛,参赛者只可以进行呼吸、眨眼、思考、咽口水等动作;不久前,某高校图书馆专门设置“发呆区”,供同学们休息、放空。这种鼓励“发呆”的行为一下引起了广泛热议。“发呆”是什么?
近期,某高校图书馆设置的“发呆区”引起大家关注。不少同学在此学习备考、休息放空,还有的同学专门跑来打卡。为什么“发呆区”如此受学生欢迎?从精神心理学的角度,发呆会对人产生一定的好处。那么,怎样发呆才能有益身心呢?